100%

永憲錄卷四

雍正四年歲在丙午。

春正月甲午朔。

上御殿受朝賀。

朝鮮歲貢。

丙午。上幸圓明園。

諸王大臣進燈三千對。張於御園。九門提督阿齊圖奏。居民恐妨火燭。未敢張燈。上命於十七至十九日補行。五城御史於大市搭彩演劇。以慶豐年。

允禟密寄郡王允禵西洋字書。為守陵軍士所獲。命宗人府會刑部嚴勘之。

允禟令筆帖式佟保之子寫寄允禵。人皆不識。繼令刑部左侍郎黃炳往江南訊問教導允禟之監禁秦道然。

詔加恩從征苦苦腦兒桌子山等處漢土官兵。

加巡視河工鑲黃旗漢軍參領靳治豫為工部侍郎。協同齊蘇勒督理河務。

治豫。奉天鑲白旗人。父輔字紫垣。故總督河道有功。上以治豫熟練河工。特遣之。 

齊蘇勒。滿洲正白旗人。治河專以節省為能。較往歲資用三百餘萬將減十之六七。而工多不固。六年冬卒。奉建祠清江。旌其勞。治豫亦於是時以老回京。

令降革留任官員於別案褫革降調者。將從前之案繕寫聲明。副都統李林森請給八旗傳事關防。以防詐偽。命篆書鑄給。

定年黨罪案。胡期恆、桑成鼎應絞。魏之耀、嚴大、趙士河應斬。皆監候。

期恆錮獄十年。乙卯今上登極赦免。凡有罪諸人多予寬宥。鐫秩之員且有准起用者。期恆歸揚州無家。當事憐之。俾登梅花書院講席。以詩學為訓迪。沾廩穀以終其身。梅花嶺在城北。古跡也。時因構鹽義倉取土。消為平地。低處轉成池。而仍以嶺名作書院。

設揚州鹽義倉。以裕積貯。

#兩淮巡鹽御史噶爾泰題。

商公捐甲辰綱銀二十四萬兩。又爾泰應得公費銀八萬兩。愿捐部撥解。上命於中賜爾泰銀二萬兩。其三十萬兩即在揚州買貯米穀。蓋造倉廠。每年存七糶三。米貴之時開倉平糶。於地方甚有裨益。爾泰與商人黃光德等分別議敘。

怡親王允祥劾吏部尚書隆科多婪臟諸罪。飭由邊外回京。九卿會提督阿齊圖廷訊之。

故罪臣揆敘家人安圖夤緣隆科多。自康熙五十二年至雍正二年。計銀三十餘萬兩。又娶紅帶之女為妾。逼勒自縊。事覺拿交刑部。籍沒其家。因逮隆科多家人牛倫等質審。安圖之父安三。當明珠為相時甚用事。聖祖洞鑒。珠令潛處揚州。挾巨貲行江西吉安等四府三十萬引鹽。及珠病革。聖祖欲問。又以安三祈恩。故復還京師。及揆敘卒。無子。以所有家財八百萬獻於宮府。令九貝子掌之。予安三銀百萬兩資生。以贍養敘母妻。揆敘字凱功。為翰林掌院學士兼工部尚書者十餘年。聖祖最親信。其卒也。相傳欲以皇孫為之嗣。或即指允禟子。 

圖之弟崶。隸允禟門下。仍居揚州行鹽矣。上登極。命崶回京。屬照親王府供採買。得無過。 

紅帶係皇族之疏遠所稱覺羅者。若親近則稱宗室。世乃以覺羅為國姓。誤矣。

定各衙門逐日輪奏之制。

吏部、都察院、翰林院為一日。戶部、通政司、詹事府為一日。禮部、宗人府、欽天監為一日。兵部、太僕寺、太常寺為一日。刑部、大理寺為一日。工部、鴻臚寺為一日。內務府、光祿寺、國子監為一日。至御門齊集。及緊要事件不拘此制。 按輪奏。前明已行之。本朝按日輪班。此又加更定也。

以翰林院侍讀學士陳萬策為詹事府正詹事。充日講起居注官。

萬策字謙季。福建晉江人。癸酉順天舉人。戊戌汪應銓榜進士。學問淹貫。文筆古茂。奉敕撰景陵聖德神功碑。凡數千言。聖祖六十年事殫悉不遺。允稱鉅製。以督理西邊屯田內閣侍讀學士通智、太僕寺少卿單疇書為大理寺卿。

免山東歷城等四十三州縣、德州五衛本年地丁銀兩。

撫臣詳查被水輕重。分別緩免漕糧。

追贈前禮部尚書顧巴代太傅階。予優諡。

上諭。顧巴代品行端方。學術醇正。當征吳逆時。以學士協贊軍務。從將軍莽吉圖、賴塔等克復淇。勞績茂著。擢授秩宗。聖祖仁皇帝特命為朕兄弟師。朕自幼與共朝夕。獲益良多。嗣以公事罣誤罷職。仍留內庭課讀數載。戊子之冬病故。朕為經理喪葬。未得奏請卹典。回憶當年情景。宛然如昨。老成舊學。時眷於懷。應加贈卹。以展朕篤念師資酬獎前勞之至意。顧巴代滿洲人。巴一作八。

各省彙題節孝。並予旌表建坊。

前兩次恩詔旌表節孝。凡從前未及舉報及格於成例與已病故者皆准追旌。江西巡撫裴倬度題節婦一百三氏。福建巡撫毛文銓題節烈婦女吳氏、徐懿娘等二十一氏。浙江巡撫李馥題節烈婦女一百七氏。署兩江總督范時繹題孝女邱存禮、郎思誠、蕭日璜及節烈婦女二百七十二氏。署山東巡撫塞楞額題孝子魏嘉祚、李肅及節烈婦女七十人氏。別省未詳。此後定制。凡節孝不時舉報。每年秋。撫臣彙題。從前各衙門費用不貲。一概革除。貧寒皆得霑聖澤。而浮冒種種不堪究詰。欺君誣親。雖讀書明理者忍為之。故乾隆十五年准湖北巡撫唐綏祖疏。凡平常守節者欽頒畫一字樣。舉報核實依允。學政如式給以匾額。不必建坊。 按順治九年制。凡割股等事以致傷生者。恐民仿效。不准旌表。康熙七年六月。江都民人蕭日璜年二十六歲。剖胸割肝。以愈母疾。妻守節以壽終。有司遵例請補旌卹。及其夫死孝事。因並蒙旨旌表。祠墓在梅花嶺下。當割肝時。人無知者。猶令妻烹調以進母。一燈熒熒。危坐不言。不得肝。三割乃露。其創如夢時。三更舉家熟睡。恍惚中人聲嘈嘈。奔救視之。非誣也。又雍正中。江都生員高成琦。父克賽流徙逃伍。再遣戍所。已年老。扶掖背負數千里。至則父已病故。又荷其骸骨歸。比歸。而母妻皆卒。且無子。葬親事畢。抱兩神主投河而死。雖捐生非孝。然志亦可憫矣。附志之。

癸亥。欽定增復從祀文廟賢儒二十六人神牌入太學。釐正位次。以蘧瑗、林放為兩廡首。統前計一百二十三人。

增復周蘧瑗、林放、縣成、牧皮、秦冉、顏何、樂正克、公都子、萬章、公孫丑稱先賢。漢鄭玄、諸葛亮、晉范曄、宋尹焞、陳淳、黃幹、何基、王柏、魏了翁、元趙復、金履祥、陳澔。許謙、明蔡清、羅欽順、國朝陸隴其稱先儒。釐定位次。東廡先賢蘧瑗、澹臺滅明、原憲、南宮适、商瞿、漆雕開、司馬耕、有若、巫馬施、顏幸、曹卹、公孫龍、秦商、顏高、壤駟赤、石作蜀、公夏首、后處、奚容藏、顏祖、句井疆、秦祖、縣成、公祖句茲、燕伋、樂欬、狄黑、孔忠、公西藏。顏之僕、施之常、申棖、左邱明、秦冉、牧皮、公都子、公孫丑、張載、程頤。先儒公羊高、孔安國、毛萇、高堂生、鄭玄、諸葛亮、王通、司馬光、歐陽修、胡安國、尹焞、呂祖謙、蔡沈、陸九淵、王柏、魏了翁、陳淳、許衡、許謙、王守仁、薛瑄、羅欽順、陸隴其。西廡先賢林放、宓不齊、公冶長、公皙哀、高柴、樊須、公西赤、縣成、梁鳣、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徒父、漆雕哆、商澤、任不齊、公良孺、公肩定、鄔單、罕父黑、榮旗、左人郢、鄭國、原亢、廉潔、叔仲會、公西輿如、邽巽、陳亢、琴張、步叔乘、秦非、顏噲、顏何、樂正克、萬章、周敦頤、程顥、邵雍。先儒穀梁赤、伏勝、后蒼、董仲舒、杜子春、范寧、韓愈、范仲淹、胡瑗、楊時、羅從彥、李侗、張栻、黃幹、真德秀、何基、趙復、金履祥、陳澔、陳憲章、胡居仁、蔡清、至乾隆二年。復元儒吳澄從祀。三年。升有若於十哲之次。位朱子上。則諸賢儒自梁鳣下以次遞遷東西。又一易矣。 

祔廟之制。昔人據史記及文翁成都學圖。以定七十二子。因縣成見家語而無鄔單。與史記稍異。疑為一人。秦冉、顏何以名不見家語而罷。樂正克在孟廟居左配。公孫丑、萬章居東西兩廡之首。而未列於聖廟。康熙丁卯。江西巡撫安世鼎以繹經有功萬世事蔡。都昌陳澔著禮記集說、經書大全取之。請以澔祔享文廟。部議與蔡沈、胡安國不同。至吳澄在宋舉進士。著諸經纂言。又仕於元。明嘉靖時。以是罷其從祀。蔡清字介夫。福建晉江人。明成化甲辰進士。累官江西提學致仕。正德三年。起國子監祭酒卒。所著易學蒙引、四書蒙引。學者稱虛齊先生。羅欽順字允升。江西泰和人。弘治癸丑探花。嘉靖初。召為南京吏部尚書。旋改禮部。未至。以憂去。六年。起原官。不就。詔以吏部尚書致仕。卒年八十二。贈太子太保。諡文莊。所著有困勉集。陸隴其號稼書。浙江平湖人。康熙庚戌進士。官嘉定令。事繁賦重。以德行感民。咸樂輸納。著松陽講義、困勉錄、一隅集諸書行世。以事罷官。刑部尚書魏象樞稱為天下清官第一。復補靈壽令。行取擢御史。未幾告歸。著書自娛。乙亥年卒。乾隆二年詔贈禮部侍郎。諡清獻。 

凡從祀者理學為多。而聖門志載撰從祀者則有唐孔穎達、宋輔廣、蘇軾、孫復、游祚、呂大臨、謝良佐、元胡宏、劉因、陳其晟、羅倫、章懋、黃仲怡、吳與弼、鄒守益、王良、羅宏先、呂柟、曹端諸人。皆於經傳有發明者。令禮臣議從祀者亦曾及曹端、邵寶、何喬新諸儒。而近人私論。宜遵四科。以論次古人。如漢之楊震、賈誼、唐之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張說、陸贄、宋之韓琦、富弼、岳飛、文天祥、明之方孝孺、邱濬等。皆可從祀。今欲並列於二十六人中。申請或亦持此議。而上諭中陸贄、韓琦其名未見。則或又格於部議也。是年七月。河南巡撫田文鏡請以韓愈三十世孫法祖為五經博士。而先儒行 【 宋五子皆稱先賢。】 無世襲例。部議未准。乾隆初特設。法祖。孟縣人。史言愈懷慶修武人。蓋新邑也。其先世本昌黎。宋元豐七年從鄒兗封。則故封昌黎伯。 按唐之從祀者止韓愈一人。孟廟則居右配。

春二月甲子朔。

以吏部右侍郎傅敏為左都御史。

革隆科多吏部尚書及所賜世職。罰祖阿爾奉等路邊界屯田贖罪。家人牛倫伏誅。

刑部議奏。隆科多罪情重大。萬難姑貸。應將尚書一等公世職革去。照大不敬律斬立決。上諭。隆科多貪贓犯法。深負朕恩。本應即行治罪。但其才尚有可用。倘能盡心辦理。尚可贖其前愆。至牛倫招搖受賄。斷難寬宥。即行處斬。其隆科多名下應近□仍行限追賞□之。奉天丞程光、陳准、徐道、張其仁等皆削職議罪有差。

河南巡撫田文鏡題旌祥符縣民蘇惟純孝行。

設駐防開封八旗官兵滿副都統一人總領之。

太子少傅調江南提督魏經國陛見。至自湖廣。諭加尚書職。世襲拜拖拉布勒哈番。

經國。奉天正白旗人。相傳少為監者。供役大內。每夜輒食米八升。所得不足給一餐。因請於管工大人。日領工食加倍。以夜繼之。聖祖常漏下數點出遊禁中。聞力作聲。問知其情。即命以米如數作餐。經國跪食盡之。大為稱異。擢後載門守備。又擢通州副將。代白小民眾。屢遷至湖廣提督。今調江南松江提督。加兵部尚書銜。世襲騎都尉。

督理蘇州織造兼監滸墅關稅胡鳳翬革職。與妻年氏、妾盧氏雉經死。

鳳翬前為宜興令。巡撫張伯行大計罷之。上即位。特起內務府郎中。妻與溫肅皇貴妃為姊妹。至是飭回京。懼罪死。後以保母子員外郎海保繼其職。由是寵任。十三年。今上登極。亦懼罪吞金死。

以兵部尚書遜柱為吏部尚書。署尚書法海為兵部尚書。

以貴州布政使劉師恕為通政使。

誅護軍參領拖克拖和。

拖克拖和為原允禵長史阿蘭圖之子。引見所屬人員。不分次第混行。及拿問時。全無畏懼狀。上以其怨望。誅之。子阿爾吉善發黑龍江 按貝子無長史。疑係允禵

和碩廉親王允禵有罪削去宗室。止稱親王。

上以允禵所行狂悖之事令諸王大臣廷訊。允禵口啣小刀。指天發誓。一家不獲善終。跡近詛咒。從沿革去宗室。與凡公侯一例朝集。

賜部院衙門匾額。

吏部曰公正持衡。戶部曰九左經邦。禮部曰寅清贊化。兵部曰整肅中樞。刑部曰明刑弼教。工部曰敬飭百工。通政司曰慎司喉舌。大理寺曰執法持平。光祿寺曰敬慎有節。鴻臚寺曰肅贊朝儀。順天府曰肅清畿輔。欽天監曰奉時敬授。餘未詳。 

題兵部匾後曰。司馬之職為樞衡重任。國家武備修明。道在整肅。是所望於司其職。賜兵部。三十字。刑部曰。司寇掌邦禁。

明刑所以弼教也。必輕重咸宜。始成協中之化。慎修爾典。欽哉毋忽。賜刑部。三十四字。欽天監曰。聖人敬天勤民。奉天時所以重民事也。羲和之職。在觀象授時。作訛成易。循序不愆。用以釐百工而熙庶績。尚其敬之毋忽。賜欽天監。四十七字。 按上三條恐有錯落。餘亦未詳。

和碩康親王衝安等疏廉親王允禩不孝不忠諸罪。命寬免其死。告祭太廟。廢允禩、允禟為庶人。

衝安率諸王、貝勒、貝子、公、滿漢文武大臣等合疏題參允禩不孝不忠。悖亂奸忌。與允禩、允禵等結為朋黨。欺詐人心。勾通大監。希圖大位。從前聖祖仁皇帝曾降諭諸臣。允禩奸險叵測。結謀弒皇太子。而允禟、允禵力保無他。聖祖震怒。欲誅允禵。再聖祖御門曾降諭。皇太子既廢。允禩邀取美名。愚弄眾人。希圖冊立。朕則堅持大義。欲正國家之名分。端君臣之大義。並曾降諭。朕駐蹕幺亭。允禩以將死之鹿二隻來進。又先至湯泉候駕。並不請旨。朕震怒。心中寒戰。幾乎危殆。允禩惑於相面人張明德妄稱伊有人君之福。故謀弒皇太子與□使子。招集賊眾。謀弒太子。其將連刃朕躬之處。伊並不念及。可以知其不孝。欽此。允禩如此不孝。原應正法。皇上纘承大統。赦其罪惡。封為親王。屢加恩典。乃並不實心報效。伊妻之母家未賀封王。反謂有何喜處。不知何日隕 【 骨】  【 [首]】 。他如剋減山陵之夫役。幾失大禮。抬陵上紅土之價值。以省腳費。阻回科爾沁臺吉。不許謁陵。以省口糧。裁減御厩之馬匹。以不美之名歸之皇上。攪亂國政不枚舉。屢經諸臣參奏。皇上俱從寬免。以望悛改。乃允禩悖亂愈甚。將包衣批中之事妄議裁減。護軍九十六不遂伊指示。立斃杖下。又因長史胡什屯供出毆死九十六實情。揪其髮辮。將從前在幺亭獲罪聖祖硃批諭旨及一切書札俱行燒毀。皇上召允禩於諸王大臣前訊問。伊公然指天發誓。並無欺誑。及詢問伊太監長春。則燒毀書札俱為確實。允禩種種犯法。顯有背國之心。斷不可容於盛世。查太祖、太宗、聖祖時。宗室之王、貝勒有大干法紀者。即奏請處死。乞將允禩正法。以為不忠不孝背國奸紀之戒。又聖祖臨御乾清門曾傳諭。允禩之妻甚屬不婦。允禩亦懼伊妻。今允禩之妻暴戾不仁。仍然欺侮其夫。又因將母家治罪。不曾頒示。唆使其夫。以致惡亂已極。近將伊逐回母家。伊毫無畏懼。忿然而去。甚屬可惡。亦不可容於盛世。

詔避孔子聖諱。改讀為期。

上諭。前禮臣議奏。聖諱雖用古體。仍是本音。嗣後除詩書五經外。凡有此字及地名姓氏。俱加旁。依古韻書讀作期音。庶為允協。以副朕尊崇先師之至意。

令庶人允禩妻自盡。仍散骨以伏其辜。

散骨謂揚灰也。一云以庶人殯殮。非邸抄之訛。則宗人府議罪如是耳。

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朱軾母喪乞終制。命給假三月赴京。以備委任。

軾母冷氏卒。家人訃至京。先叩見怡親王。王為奏聞。上召軾於水利所。軾哀號請終制。上諭。直隸興修水利。爾何能回。朕已令江西巡撫周□動支庫銀二千兩。代爾料理喪事。今再賜銀二千兩。給假三月。令吏部開缺。以全爾志。又降諭。朱軾奏請解任。以終服制。情詞懇切。此乃伊名節所關。朕知其出於至誠。勉從所請。但三年為時甚久。節年閒居。伊心未必自安。況畿輔水利正資料理。可於八月赴京。以備委任顧問。不居現任之職則與家居無異。於禮既盡。於心亦安矣。朱軾素性誠篤。年高體弱。不宜過於悲戚。況六十不毀。載在禮經。若能仰體朕心。護惜此身。伊母有知。亦必深慰。斯為忠孝兩全。傳諭膳房侍衛永壽攜茶飯往賜之。

甲申。上御經筵。

丁亥。上躬耕耤田。

從耕三王莊親王允祿、怡親王允祥、裕親王廣寧。九卿吏部尚書遜柱、戶部尚書張廷玉、禮部左侍郎阿克敦、兵部尚書法海、刑部尚書勵廷儀、工部左侍郎史貽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杭奕祿、通政司使兼內閣學士圖蘭、大理寺少卿于廣。

督學順天翰林院侍讀學士吳襄題旌靜海烈婦周氏、昌平貞女何百順。

百順因兄早歿。矢志養親不嫁。年踰六十而卒。例無旌貞女之條。奉旨一體旌表。

拜經筵講官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張廷玉為文淵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仍攝翰林院掌院學士。授戶部左侍郎蔣廷錫為戶部尚書。

廷玉字衡臣。號硯齋。庚辰進士。父故大學士英。父子大拜。本朝漢官未之有也。兄廷瓚字貞臣。己未歸允漸榜進士。官至少詹事卒。弟廷璐字實臣。康熙戊戌榜眼。廷珩字相臣。廷瑛字桓臣。雍正初皆踐清華。居顯秩。而子弟占科甲者十有餘人。本朝江南兄弟顯達稱極盛者。崑山刑部尚書徐乾學。弟正詹事兼禮部侍郎秉義、大學士元文。華亭大學士王頊齡。弟左都御史九齡、戶部尚書鴻緒。桐城之張。堪鼎足焉。因類及之。徐乾學字原一。號健菴。秉義字彥和。號果亭。元文字公肅。號立齋。乾學在朝。以宏攬後進為先。天下皆仰東海先生。壬子主試順天。得翁、韓以丕振文風。戊辰主會闈。最稱得人。當□□□□罷三相。實陰主之。遂致怨於明珠。與元文皆罷歸。論者謂其狀貌。依相術言當罹刑網。而壽考終。子孫昌熾。則以人事君之報也。翁叔元字寶林。號鐵菴。丙辰探花。官至刑部尚書。韓菼字元少。號慕廬。癸丑會狀。為本朝名元。官至禮部尚書。皆長洲人。其後翁、韓氏子皆負文名。春秋科第。世其家聲。

總督浙閩兵部尚書高其倬陛見至京。命吏部尚書遜柱、內大臣嗣一等公馬爾賽郊迎。以勞有功。

其倬字章之。奉天鑲白旗人。康熙甲辰進士。改庶常。時年方十九。前為雲貴總督。軍興有功。例得郊迎。素善堪輿。上擬作壽陵。命其倬審定。因目短視。賜以千里寶鏡。後調兩江。再署雲貴。改撫江蘇。乾隆初移湖北。陞刑部尚書卒。

春三月癸巳朔。

舉行京察。

成例。三品以上滿漢大臣應於初八至初十日將三年內事跡據實自陳。其餘各官。吏部、都察院、吏科、河南道御史會同大學士封川各冊。公同考察磨勘畢。各衙門印官俱赴吏部面議。即行具題。各官暫停陞轉處分。其科道各官俱由都察院考察。盛京部堂府尹、外省督撫皆隨例自陳。本六年一次。雍正元年改為三年。今上令凡京察引咎及年老乞休大臣。疏內皆舉一人自代。缺則以見舉多者量授之。 按唐、宋皆有此制。議發於魏劉實崇讓論也。

逮副都統工部右侍郎馬進泰。勘問黨惡罪。尋穫免其死。

進泰與允禩為黨。又嘗教唆伊本旗廢王保泰所行惡跡。且奏對含糊。命上九鍊。發刑部勘問。照大不敬律擬斬立決。予戶部郎中□明亦以附和允禩擬斬監候。

宗人府請於玉牒除允禩、允禟、吳爾詹子孫世系。更名隸各旗佐領下。

宗人府奏。三人自告祭日為始。臣衙門已將允禩之子弘旺掣其黃帶。行文都統楚仲將允禟長子弘晸、次子弘暲、三子弘、四子弘曉、五子弘(日堂)及未開名之六子、七子、八子並弘晸未開名之長子掣其黃帶。又行文盛京將軍將吳爾詹之子永年、偕壽掣其黃帶。既逐出宗室。不得不改名。三人之女子品級亦應革退。除臣衙門黃冊已除名。仍請玉牒改正。

山東巡撫陳世倌請追封啟聖王前配夫子施氏位號。祔享曲阜聖廟寢殿。增聖兄孟皮氏配食天下崇聖祠。稱先賢。位列四配。上從之。

疏言。孟皮氏子忠配食宮牆。豈有子崇祀而父不邀崇聖之配。似為未協。乞議追崇。以光文治。上命議增從祀崇聖祠者。禮臣覆奏。亦增張橫渠父迪。 按聖門志載。聖兄孟皮氏字伯几 【 一作足。】 崇聖四配顏無繇、曾點、孔鯉、孟孫氏。稱先賢。從祀先儒程顥、朱松、蔡元定之制於明嘉靖九年。萬歷二十三年增周輔成。至是而五子之父皆在列。史言顥不附王安石新法。松不附秦檜和議。元定著律呂大衍諸書。輔成大中祥符八年進士。知程陽。多善政。迪仁宗朝宮殿中丞。知涪州。

發庶人允禩歸正藍旗卓鼐佐領下。改允禩名阿其那。弘旺名菩 【 一作善。】 薩保。

詔緩徵畿南被水七十二州縣新舊錢糧。

嗣和碩簡親王雅爾江阿不謹廉隅削爵。以奉國將軍神保柱襲。

令漢軍照滿人例。不得為直隸道府以下官。

允川陝總督岳鍾琪請。追諡故四川提督岳昇龍。昇龍陝西臨洮人。由千把陞天津總兵至提督。康熙五十年以目疾罷。尋卒。當蒞川時。見制於年羹堯。不安其位。及病。以其子鍾琪為託。年亦釋前隙薦拔之。

辛酉。上回宮。

陝西巡撫圖禮琛題旌富平孝子孫文達、貞女樊氏。

文達父白慎。幼聘樊氏為姻。未娶。出外貿易久不歸。康熙二十二年。其父母迎娶樊氏於家。孤守空幃。白慎流落滇省。白慎已娶李氏。生文達。年甫十歲。白慎於五十一年物故。文達奉母讀書。身到黌宮。雍正二年。經富平縣移查滇省。文達聞家有嫡母。遂棄衣頂扶櫬。偕母李氏旋里。奉事嫡母。克盡孝道。樊氏守貞已近六旬矣。

夏四月癸亥朔。

翰林院侍講錢名世以諂附年羹堯逐回原籍禁錮。御書名教罪人四字榜其門。命朝臣各為詩歌刺譏之。

上諭。錢名世、何焯、陳夢雷等頗有文名。行止不端。立身卑微。所以聖祖仁皇帝擯斥。置之閒散。而名世諂媚性成。作為詩歌。頌揚奸惡年羹堯。但所犯不至於死。今革職發回原籍。朕書名教罪人四字。令地方官造成匾額。懸掛其宅。凡在科目出身官。仿詩人刺惡之意。各為詩文,彙寫進呈。給付名世。以聲其家。名世字亮工。江南武進人。癸未欽賜進士。殿試探花及第。與年羹堯己卯鄉試南北同年。年羹堯至京。作詩送之。有鼎鐘名勒山河誓。番藏宜刊第二碑之句。自注云。公調兵取藏。宜勒一碑。附於先帝平藏碑之後。其名與字互同戴名世、周亮工。正詹事陳萬策詩云。名世已同名世罪。亮工不異亮工奸。大稱旨。作詩謬妄者。翰林院侍讀吳孝登發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侍讀學士陳邦彥字世南。邦直字方大。皆前禮部尚書元龍子。皆落職。邦彥乾隆初再起原官。

直隸總督李紱至自廣西。賜蟒服御書。侍宴內廷。

上賜四團龍褂五爪龍袍。聯曰畿輔旬宣膺重寄。扶風節鉞選名臣。召至內苑。侍宴泛舟看牡丹。

兩江總督查弼納奏章違旨。飭馳驛赴京。

前有旨。凡內外小臣。名與諸王大臣同者。酌量改易。查弼納題千總劉允祥為吳淞守備。與怡親王同名。以違旨不敬。飭回京。查弼納字石侯。滿洲鑲藍旗人。居官廉靜。有賢聲。

發庶人允禟私造清書十九字頭。於諸王大臣公閱議罪。

會議得清書十二字頭。自太祖、太宗以至聖祖。累世永守。允禟妄行增添七字。亂政背國。理應即行正法。並查拿造書協助之人。 十二字頭如漢書之字母。隨口繙譯。加一字以成聲。

總理水利營田使和碩怡親王允祥請改河南彰德之磁州歸直隸廣平管轄。收澄陽水利裨益民田。

疏言。澄陽一河發源於磁州神麋山。自邯鄲入廣平。歷曲周、雞澤、平鄉等縣。元昭文殿大學士知太史院郭守敬曾言。北河可溉田三千餘頃。明時。知府高汝行、知縣朱東等曾建惠民八閘。以資灌溉。近日水田漸改。由磁州居上流。阻水利下流。所以廣郡水田坐廢。查廣平志。磁州舊屬廣平路。領成安縣。令成安現屬廣平。則磁州應歸統轄。

治結黨罪。革郡王允禟爵。追回前固山貝子冊命。籍其佐領家貲入官。黨附之護軍統領阿林保、護軍參領邁柱等罪應斬絞有差。

琉球歲貢。

命副都統宗室楚仲撤庶人允禟至京。家口看守西寧。

朝鮮國王李昑奏辯四世祖莊穆王倧篡逆之誣。乞改正明史。九卿會議。優詔許之。

疏言。臣六代祖昭敬王盼薨於明萬歷戊申。妃金氏有子年幼。遵先王意。立庶子光 【 明史一作儉。】 海君琿。琿幽母弒兄。殺弟屠姪。繁刑重賦。民不堪命。舊臣金鑑、李貴等於天啟癸亥三月糾合義士。籲集廷臣。奔告太妃於幽所。廢琿而立昭敬王孫陵陽君倧。遣使請命於朝。冊封為王。臣服之後,臨蒞二紀。曾於康熙壬子陪臣某得明十六朝紀一冊。紀本國癸亥事。以篡逆誣臣祖父莊穆王。欲愬皇朝。祈加釐正。壯志未伸。丙辰臣先父臣豫順王惇恪遵遺戒。申籲皇朝。禮部回咨云。該國事跡自有定論。又于戊午進貢時再暴欺誣情節。禮部又覆。莊穆王事跡。史臣據實纂輯。前咨甚明。先臣含恨而歿。今皇朝詔修明史。恐秉筆之臣。以外國事跡。未及詳察。敢瀝陳先臣受誣概略。以冀皇上垂鑒焉。據前紀一則曰。倧走馬試劍。常在廢君左右用事。一則曰。密約繼祖母王太妃。以救火為名。領兵入宮。甚至謂綁縛廢君。投之烈燄。及為倭冦等語。此必出於明登萊巡撫袁可立、督糧侍郎畢自嚴諸人之誣論。夫以莊穆之留心經術。不學武事。而謂其走馬試劍。身際艱難。弟兄讒口。屏處危疑。而謂之常居左右。金墉十年。內外隔絕。錮門棘戶。穴通飲食。而謂密約祖妃。枉謬已甚。況當廢君在位。戮太妃之父。竄太妃之母。奪太妃懷中八歲之子而殺之。則廢君乃太妃父母之仇也。而琿終始得全於放廢之日者。實賴我莊穆王容保護之力。故琿於癸亥三月見廢。至辛巳七月壽終。葬以王禮。則莊穆且待廢君。恩義之隆。從古未有。而謂投之烈燄。又何誣妄之甚耶。日本於壬辰歲舉兵入犯。燒毀我宮廟。國幾滅亡。則小國百世之仇也。而顧有忍辱忘恥。結秦晉於仇敵之理。莊穆王妃即昭敬王朝宰臣領敦□府事韓復謙之女。以禮聘為妃。至癸亥進位中壼。受前朝封誥。不知登撫何所據而作此不倫之語。緣明時。都督毛文龍占據小邦。驕虐日肆。與莊穆王為忤。而向之助虐廢君者。潛通文龍。同搆蜚語。因此而督撫奏有據。因此而禮部說有憑。因此而中朝行查之事遂廢矣。後我莊穆王辯明誣於前朝。文龍亦代為請封。稱其恭順。乙丑、丙寅兩遣太監胡良輔、編修姜曰廣等頒賜敕書。世祖章皇帝又賜莊穆美諡。丙辰、戊午兩年聖祖仁皇帝復許刪除訛誣。將來仍行頒示。伏乞皇上宣付史館。並加詳察。載以實跡。以成信史。並頒示小國。 

九卿會議。請刪除雜說。確考昭代方策。著為定論。書成仍破例頒示朝鮮。以慰國王題請之忱。從之。 按明紀載倧走馬試劍。謀勇著聞。眉修耳垂。姿表偉異。在琿左右。掌誥令。癸亥三月。琿疾。遂萌異志。調平山節度使李貴領兵赴王京防禦。又密約琿繼祖母王太妃於初九日在宮舉火。倧率李貴等以救火為名入宮。得琿。投烈燄中死。殺其世子宮眷及親信之人。太妃數琿罪而廢之。十三日倧即王位。殺平壤守臣樸奕鴻、終江守臣鄭邁謂。天啟元年冬月引敵渡江。戕遠人而謀毛帥。藉口以自解於中國。登萊巡撫袁可立於四月十八日接援遼總兵毛文龍咨帖內稱。朝鮮議政府左參政樸弘緒等申前事。奉前王太妃懿旨。歷數琿惡。備將情節具奏天朝。移咨轉奏該卑職申詳。陵陽君乃昭敬王之子定遠君所生第一人。自少聰明仁孝。王獨鍾愛。養於宮中。今者。人望所歸。太妃克循先志。令其承襲。鎮係武臣。罔知可否。理合摺報。可立具疏言。琿襲爵十五年。未聞大過。自遼興師以來。供餉助兵。慕義效順。如果不道。應候朝廷處分。今以臣篡君。以姪殺伯。所當聲討。如果出於妃命。亦當避位待命。又聞朝鮮舉國俱畏東兵。惟琿念昔年禦倭之恩。思報中國。致罹今日之變。倧又為倭冦。海上事情將大有可慮。又督餉侍郎畢自嚴疏言。李倧之事。臣以為不必議討者三。不可遂者三。倧假義國中。臣民歸向。且協力效順。未嘗遏糶。與文龍緩急相倚。是不必討者也。琿黨既誅。而封典為其所有。更無以昭雪琿眩。且倧咨文全無按候冊封之語。此不可遂者也。後邊臣累請討倧。而魏忠賢不從。丙寅。遣編修姜曰廣、兵科給事中王夢尹往。冊封倧為朝鮮國王。

改庶人允禟名塞思黑。

夏五月壬辰朔。

上駐蹕圓明園。

令嚴保甲以弭盜。盜止十名下者。責州縣緝獲。敕武職處分。使文武不致推委。

以滇川閩粵等省地處邊遠。選授教職。每至曠缺。命吏部議銓補之法。

部議。將邊遠省分應選教職人員開列。銓法統計單雙月陞班選班。截定人數。填寫執照。編列字號。令該撫挨次選用具題。其單月報滿補班人員。該撫將各員應行到任日期並原發執照按季彙冊報部查核。至教諭陞助教。訓導陞經歷、縣丞等缺。仍歸部推。

敕奉天將軍噶爾弼斬罪臣鄂倫岱、阿爾松阿於貶所。其妻子為奴。財產入官。從寬免。

親王大臣於三年秋奉命議三人交結朋黨紊亂朝政罪。本上留中。至是降旨處分。本岱不問。鄂倫岱長子補熙。九年。官至都統。上之不棄故舊多如此。

加湖廣食鹽每引五十觔。

三年春。湖北巴東縣北山湧鹽泉。撫臣納齊哈請設引增課。兩淮御史噶爾泰以阻兩淮引額請封閉。而令行鹽湖廣者增課償其數。上復加觔以使裕課。

經筵講官議政大臣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正白旗漢軍都統蔡珽奏職掌太多。命止兼攝兵部。

以戶部左侍郎留江西巡撫任裴摔度為都察院左都御史。戶部右侍郎吳士玉為左侍郎。

士玉字荊山。江南吳縣人。康熙丙戌進士。十一年。至禮部尚書卒。康熙朝江南負文名操時文選政者。宜興儲欣同人最有法度。桐城戴名世田有頗尚清高。長洲汪份武曹與士玉同時競爽。皆取裁於何焯屺瞻。焯精於考據。嚴於文律。而所自作多不傳。餘子碌碌無足數焉。計數十年間選家身致大官者。止士玉一人。

封右宗正輔國公滿都護為固山貝子。

戊戌。兩江總督查弼納赴圓明園請聖安。奏對忤旨。上九鍊綁出宮。命果郡王允禮訊問結姻蘇努。

上以孝恭仁皇后三週祀典。屆期欲親謁景陵。和碩康親王衝安等以天暑妨農。請命皇四子今上皇帝赴陵代祭。

議政大臣和碩怡親王允祥請撤鎮西大兵。召靖逆將軍武英殿大學士富寧安、都統查克旦等回朝。

疏言。皇上以利害開示策妄阿拉布坦。永相合好。明定邊界。將應給之地方給與伊等。其不便給與者畫地為界。巴里坤土魯番之兵丁在外年久。自應撤回。但恐兵丁撤回。策妄阿拉布坦差伊屬下前往哈密偷奪馬匹。除已發哈密之五百兵外。再派安西兵五百名前往哈密。令副將、游擊各一員統領巡哨防守。如賊勢眾多。則布隆吉爾安西兵即行救援。俟哈密城防修完。將此五百兵一眾撤回。其餘大兵令富寧安率領回京。再嘉峪關起至西沙州。哈密宜安設軍臺。遞送緊急事件。交與總督岳鍾琪、巡撫石文焯妥議辦理。其□州□兵亦令都統查克旦撤回。 

是時統兵將軍祁禮德、傅爾丹已先後回京。

誅造小抄慈谿民何遇恩、仁和民邵南山。

小抄元年冬已奉禁革。今秋載初五日王大臣赴圓明園叩節。隨上登龍舟鼓樂從行。賜王大臣蒲酒。由東海至西海。申刻回宮。蔡珽密陳之。上命珽與法海搜捕各省提塘。而得遇恩等。嗣後小抄永絕矣。

庚子。釋查弼納罪。用為內務府包衣昂邦兼鑲紅旗固山額真事。逮蘇努、七十子孫。監禁刑部。籍沒其家。

和碩康親王衝安等會議得。原任總督查弼納供。蘇努與七十、揆敘、阿靈阿、鄂倫岱、阿爾松阿結黨協力。願將阿其那致身大位。蘇努原交結塞思黑。曾說塞思黑氣象大。塞思黑又與阿其那相好。結成一黨。藐法亂行。再隆科多專擅威權。結交揆敘、阿靈阿。邀買人心。索取銓選官員重賄。奴才畏其威勢。與之結交。罪皆萬死等語。除查弼納既據實供出。應寬免外。阿爾松阿、鄂倫岱已經正法。揆敘、阿靈阿已將罪惡勒石示眾。均毋庸議。隆科多現在口外。俟回日議罪。蘇努、七十係阿其那、塞思黑黨亂罪人。雖已身故。應照大逆律戮屍揚灰。阿其那、塞思黑密樹黨援。窺伺神器。請即正典刑。蘇努、七十之家產抄沒入官。其蘇努之子十人。孫十五人。曾孫十四人。七十之子三人。孫十人。曾孫二人。一眾詳加查看。有黨惡妄亂者具題正法。餘發白都納等處當苦差。 

蘇努之四子赫席恆曾官副都統。在甘州軍營。六子勒席恆,十子珠爾陳現禁京城。長子蘇爾金等俱在右衛。七十之二子傅永等俱禁刑部。七十二年八月發遣右衛。九月死。蘇努之死未詳時日。弼納子佐領那清阿為蘇努婿。弼納所供可謂一網盡之。

甲辰。皇后千秋令節。

暴阿其那、塞思黑等惡跡。頒示中外。

上召諸王大臣面諭。阿其那等不孝不忠。結為黨援。倍甚於二阿哥。外則與阿靈阿、鄂倫岱、蘇努、七十、赫壽等亂臣往來。內則與皇考御前侍衛、邦有阿、太監等交結。若非皇考神明聖智。未有不為所誘惑者。皇考年高之人。而種種激怒。以致聖躬憔悴成病。皆阿其那等不忠不孝奸偽結黨種種可誅所致也。皇考曾謂阿其那為吳三桂之再姓。梁山泊之逆黨。父子之恩絕矣。伊等得罪於宗廟社稷皇考之人。朕即位以來。寬宥其罪過。封阿其那為親王。簡用總理事務。乃仍不改其覬覦背逆之心。有意敗壞政事。以美譽自居。惡名歸朕。至在眾大臣前發誓。公然詛咒。連及朕躬。其封王時。妻家為伊賀喜。乃云我頭不知落於何時。及看守之日向太監云。我向來每餐止飯一碗。今加二碗。我所斷不願全屍。必見殺而後已。豈有身為臣子。而如此暴戾悖逆之理。再阿其那於皇考在日。不能承歡奉事。以叨君父矜憐。不能保其貝勒。不能不犯罪鎖拿。不能保伊乳公乳母之首領。不能保其妻子家產。則其才具福分可知矣。以阿其那之不孝不忠。倘至於大位。豈能安宗廟社稷。報答祖父之恩。澤被生民哉。果誠心為大清國之人。未必願阿其那登大寶也。至塞思黑乃癡肥臃腫矯誣妄作狂悖下賤無恥之人。皇考不比之人數。弟兄輩將伊戲謔輕賤。阿其那知其庸昧無能。引誘愚弄。數年間挺身覬覦大位者。亦阿其那慫恿之所致。朕即位以來。將伊遣居西大同。望其更改惡逆。伊覺朕之寬仁。決不傷其性命。肆行放言。欲激朕誅之而後已。如寄允禵書。有事機已失追悔無及等語。怨望君父。與國為仇。有是理乎。乃賄買棍徒。到處稱譽。小人惑於流言。以塞思黑可邀大位。自古未有不自度量。靦顏無恥。可殺如塞思黑者也。至允禵生性糊塗急暴。不知天地之高厚。皇考知伊在家生事。遠遣出征。乃信阿其那。塞思黑之唆誘。頓萌大志。而又不顧聲名美好。妄費國帑。肆惡貪饕。騷擾地方。又令塞思黑在皇考前巧為設法。娶青海臺吉之女。逐日醉飲淫亂。眾皆知之。身為大將軍。自當勉力粉飾。遂伊願望之私。乃醜行不法如此。似此伎倆人品。若至大位。何所不為。豈能為萬姓造福耶。不過令同黨不忠不孝結黨亂國之數人僥倖而已。朕即位後。降旨喚回允禵。於未到京時。即露種種狂悖。到京之日。向朕輕躁妄行。狀類棍徒。其罪不可枚舉。朕皆寬宥。於皇妣梓宮前封為郡王。全不思報朕恩。改其朋黨之初心。近者蔡懷璽投伊院內字帖。內有二七變為主。貴人守宗山。以九王之母為太后數語。允禵不行奏聞。將要緊字樣塗抹。交與總兵范時繹。令其不論如何完結。其悖亂之行。史書內亦屬希有。至於允禵乃一介下賤無恥之人。但知索取民財。爭奪買賣。交結內侍。種種劣行。舉國共知。阿其那設法牢籠。令其出力。以為羽翼。交結匪類。四處稱揚。以為邀買人心之計。遂至人目之為佛。此皆伊等招搖惑眾所致也。朕自幼時。諸兄弟皆恭敬朕躬。朕於兄弟中亦並無私嫌。而朕亦從無希冀大位之念。此皇考所深鑒。眾人所共知也。昔朕兄弟中往往有得罪皇考者。朕為之解釋。以釋解皇考之怒。朕非邀名。亦非為伊等。乃仰體君父年高耳。蒞位以來。但欲伊等改其凶悖之性。以及於善。設使朕先有希此位之念。今已登此位。又與伊等何仇乎。若朕從前被伊等凌辱。或致朕於惡地。或於朕有虧損。倘有私怒。亦必不能掩眾人之耳目。朕甫登大位。因素性不干預政事。臣工皆所未識。恐其隕越遺漏。故自晨至暮。總無閒暇。伊等不能窺朕之瑕隙。於元年、二年間造言謂朕每日早理事。日中即醉飲。又謂日中酒醒。日昃方理事。朕從不能飲。若彼時即降諭旨。似乎弭謗。亦謂流言日久自明。今經四載。而已共知。今郭元進作書拋入塞楞額轎中。內因朕庚屬午。遂指馬造出異言詈罵。又云十月作亂。八佛被囚。軍民怨新主。又云朕即位以來。遭旱潦飢荒之災。又各處粘貼妖言。內云災禍下降。不信者即被瘟疫吐血而死等語。觀此實乃阿其那、塞思黑、允禟、允禵等朋黨之奸逆。以及行亂作惡之書辦、皂隸、旗棍等見朕將各衙門私弊革除。不能行其擄掠訛詐之事。始恨於朕。造此悖亂之語也。如謂民心怨朕。有此謠言。即如直隸去歲偶值水災。朕即發粟數百萬石賑救。又令修治隄塘。大開水利。軫念元元。愛民如子。何故反生怨恨。若以懲治阿其那之故。天下軍民胥怨。則此輩斷不可留於人世矣。今者。內有郭元進之輩。外有蔡懷璽之徒。造作謠言。實國家之蟊賊。不可不正法。我朝太祖、太宗肇造區宇。至我皇考百有餘年。滿洲世沐恩膏。一心感戴。聆此諭旨。當必駭然共恨。嗣後有如此妄造謠言者。訪拿誅殛。以儆將來。倘有隱匿。與犯人一例治罪。從前諸王大臣請將阿其那等即行正法。甚為有理。但伊等種種惡逆。中外及八旗軍民人等尚未悉知。故將此輩奸惡不忠不孝大罪備悉言之。使知此輩正法亦屬當然。亦不得議朕。即朕姑留之。亦不過數名死人耳。爾等謹記此旨。錄出傳與京城內外八旗軍民人等一體知之。 

相傳允禵督師在外。西羌青臺吉以諸土隨圓和者貌美伺應。禵心傾慕之。及侍飲帳中。此土獨不與。乃知女奸偽作男裝。奏之以結歡。迨禵內召。此土仍留番中。

辛亥。上齋戒還宮。

甲寅。夏至。上祀地於方澤。

丙辰上幸圓明園。

刑部右侍郎黃炳奉命拘罪犯秦道然赴京。命果郡王允禮等會勘塞思黑虧空各案。

道然繫獄四載。所審案件皆無左證。家計貧寒。餉遺莫繼。後出獄。及塞思黑敗。仍禁江南。乾隆改元始寬免。卒。子蕙田字味經。丙辰探花及第。十年。官至禮部右侍郎。其入官家產復邀今上恩給還焉。

命固山貝子滿都護、內務府總管常明馳驛赴景陵。撤回允禑。圈禁壽皇殿。令追思聖祖教育之恩。以待改悔。

奸民蔡懷璽被逮自盡。

復設正定總兵官。

和碩怡親王允祥奏。正定總兵官轄大定、紫荊二協。龍泉、倒馬、固聞、馬水等關隘。統保定、大名、順德、廣平等府屬。康熙二十七年奏裁。止於正定、大名設副將。隸總督標。督臣鞭長不及。防汛廢弛。請復舊制。以重防守。正定原名真定。以避御嫌名改。如儀徵、鎮安皆作正。復奉旨不避。

夏六月壬戌朔。

定年黨罪犯金德蔚、周仁舉、崔鴻圖應監候。

封皇十五弟固山貝子允禑為多羅貝勒。皇二十弟允禕為固山貝子。

免左僉都御史王廷揚交結允禑罪。

廷揚山西巨商。以知州捐貲效力軍前。當允禵為撫遠大將軍時。曾代甘肅布政使哲爾金輦送饋遺致允禵邸。事發議罪。上以廷揚畏其威勢。情有可原。免革職治罪。七年秋起。由通政使轉戶部侍郎。管理三庫。協理直隸水利營田。九年卒。復以姪浙江驛鹽巡道鈞理三庫事。

以督學浙江詹事府少詹事彭維新為直隸按察使。

維新字肇岡。號石源。湖南茶陵州人。朝冠弟。康熙丙戌進士。授編修。時父猶在童子場也。先是督學山東。刻薄矯情。再之浙江。割裂聖經。以命題如毛毛草草之類。且限以晷刻。震以鐘鼓以窘之。每試一郡。動經數月。錄取招覆。有至七八次者。及刊刻試卷。又無一文可採。蒞任二載。歲校未週而去。七年春。以吏部右侍郎查江蘇積欠。逾年淮南北水災。奉命督賑。凡民有一物挾一藝者皆不入冊。期於節省。復命晉左都御史。拜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事。年未五十且具慶。十一年冬。果親王劾之。以結黨營私坐斬監候。十三年冬。今上復起用左都御史。以父喪不請卸事。為御史王峻所劾罷歸。乾隆七年再召用。終不逮清廉之知。

湖北巡撫鄭任鑰題所屬捐軀盡節湖北糧儲道葉映榴等十八人祀忠義。

武昌屬冊報湖廣都司宣德仁、廣西賓州牧劉日衷、江南江浦令許立遠、辰常總兵徐勇。荊州冊報浙江會稽令官撫漢。荊門冊報安陸府同知尉之煥。竟陵冊報陝西商南令□□□。孝感冊報孝感令許文元。襄陽冊報上荊南道劉開文、下荊南道甘文奎、襄陽守楊讓、襄陽令潘朝仍。南漳冊報南漳令姚延儒、南漳訓導賀泰來、去任南漳令康士傑以及游擊王進中、守備張所蘊。康熙二十七年夏。裁兵夏逢龍綽號夏包子等踞山索餉。撫軍柯永昇易之。遣役捕治。逢龍等遂反。映榴、永昇同日被難。連破二十餘城。三省合剿平之。永昇字貢階。奉天旗人。賊逼之。踰垣投井死。映榴號蒼。江南上海人。順治辛丑進士。素為兵民所德。每以逢龍等勸永昇寬卹。不從。乃令其妻奉母。並遣家人懷司道等印作血疏從水門逸。只留一僕。兵至。坐堂上自刎以殉。事聞。賜贈卹。諡忠節。乾隆初。詔曾盡節者之子孫保舉赴京引見。官映榴後二人。 

忠義祠之建。其先後具題者。安徽巡撫李成龍報寧國協營守備賈大第。順治十六年。隨浙江巡撫守瓜洲。海寇入犯。死之。又宜州李煌授山東萊州推官署膠州事。順治十年八月。殉海寇之難。瀘州府總鎮王承業援剿廣西、雲南、貴州。康熙二十年二月。在雲南城下與吳逆相攻。冒刃中傷絕命。安慶協營兵丁萬全、儲道徐忠康熙十三年調池州建德。與饒逆戰。中鋒陣亡。湖南巡撫布蘭泰報永州守紀國相、九谿協營副將郝爾德、把總何明蛟、靖州協把總李成功等。他未及詳。

秋七月辛卯朔。

命多羅貝勒允仍駐劄景陵。正藍旗固山貝勒允禕賜居塞思黑舊府。以塞思黑所有包衣佐領什物分賜之。

加贈故建昌知府陞任兩淮鹽運使殉難高天爵為禮部尚書。並予祭典。

文淵閣大學士高其位奏。君恩已沛。子道有虧。臣父天爵。前任江西建昌知府。已陞兩淮鹽運使。未及離任。值逆賊耿精忠兵至。臣父膺城扼守。不意城守副將趙邛暗先投降。開門迎賊。臣父被搶械繫。誘降再四。抗志不從。將臣父與總督臣范承謨分地拘禁。因密遣徐得功潛出仙霞嶺。延請王師。賊黨王廷彥密首其事。於大兵未到之前。康熙十五年九月初四日。將臣父與同事十三人皆行殺害。賊平之後。蒙聖祖仁皇帝贈臣父太僕寺卿。欽賜祭葬。予難廕生。因臣其位身任旗員。願領兵事。劾命疆場。臣其佩以難廕生即選外任。致諭祭蹉跎時日。嗣經部臣具題。凡未請頒諭祭者概行注銷。伏念臣父得邀諭祭。聖恩已沛。臣等不孝。致父未叨欽卹之典。子道有虧。越例敘陳。仰懇矜憐。奉旨補行贈卹。仍令八旗各省有似此者。詳察具奏。高天爵弟蔭爵、承爵。姪其倬、其係。諸人皆登顯秩。系本海寧陳氏。兩地科名。仕宦鼎盛。其位、元龍、世偕雍正十年中相繼為相焉。

兵部尚書署雲南巡撫楊名時題請旌表寇亂殉難婦女倪氏等節烈。

宜良監生陳輔扆被賊害。妻倪氏、妾李氏與女二姐投崖殉難。鄉民徐大聘妻陳氏、妾楊氏遭寇亂凌逼。赴水全節。

禁造流言非議朝政。

上諭。朕即位以來。外間流言。有謂朕好抄人之家產。輕信風聞之言。以為用舍。不法之人原有籍沒之例。朕將奇貪極酷之員沒其家貲。以給賞賚。尚保全其性命妻子。不過使人知儆畏。如各省蠲租不下數百萬。賞賚兵丁。興利除患。所費亦不下數百萬。朕初無吝情。豈希此貪官污吏之些微。近聞市井中抄牌名色。有稱抄家湖者。譏刺朝政。甚屬可惡。朕因人情多詐。必須公聽為勸。方合機宜。又恐大小臣工有所挾制。不敢直言。是以令其密摺具奏。及令廷議有裁去本人姓名者。不過欲諸臣無所回護。直言無隱耳。至密奏中薦舉參劾者。朕未嘗輕信一人之奏而即施行也。此疏中二事皆阿其那等同黨之小人懷忿。造此狂悖之語。更有一種貪贓犯法之徒畏懼抄家參劾。造此語言散布。希冀因流言停止。似此奸惡之徒。一經被獲。律在必誅。

始命滿漢監察御史四人稽察內務府。

改凌遲奸民郭元進立斬梟示。命以法外施仁之意。垂訓子孫。為因怒濫刑者戒。

元進天津州民。假託在獨柳地方遇洪覺禪師傳授韜略。造作詭異之言。散播市口。漸江命犯歐秀臣代為刊刻。布散遠近。以惑人心。並坐斬。

賜和碩怡親王允祥御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額。列其功勳實跡。頒示在廷。

上諭大學士九卿並翰林等官曰。自朕即位以來。怡親王事朕克殫忠誠。至性至情。事事實心辦理。而朕委任甚多。約略計之。職掌之大而緊要者有九。議政關係機務。戶部掌領度支。三庫總理出納。興起畿輔水利以厚民生。管領侍衛以育人材。至於諸王子之事務。舊藩邸之事務。以及督領圓明園八旗守衛禁兵。養心殿製造巨細事件。皆一人經畫料理。而怡親王公爾忘私。視國事如家事。能代朕勞。不煩朕心。蓋其尊君親上之意。肫篤懇摯。是其忠也。小心兢業。無纖毫之怠忽。是其敬也。精白一心。無欺無偽。是其誠也。進言無隱。表裏如一。是其直也。黽勉奉公。夙夜匪懈。即如王目今身抱痼疾。而案牘紛紜。披不釋卷。朕聞之。實至於不忍。是其勤也。一舉未嘗放逸。一語未嘗宣漏。是其慎也。清潔之操。一塵不染。是其廉也。見理徹透。蒞事精詳。利弊周知。賢愚立辨。是其明也。是以朕以此八字賜之。實不能盡其美善。至於王當年侍奉皇考。極盡誠孝。種種善行。筆不勝書。幸朕兄弟中有此賢王。得以盡其友愛。若皆如阿其那等之逆天犯上。迫朕以不得全其友愛。則朕之苦心將何以昭示天下。傳諭大臣。咸奏御書嘉獎。怡親王實當之不愧。臣等皆以為法。

河南巡撫田文鏡題旌縣民蕭俊德 【 一作德俊。】 百有十八歲。命加賜坊銀九十兩。

成例。凡旌表皆給銀三十兩。令自建坊。上命嗣後年百一十歲者加一倍。百二十歲者加二倍。著為令。乾隆元年。湖廣總督史貽直題衡山民湯雲山百三十一歲。湖北巡撫高其倬題華容民董爾尚妻萬氏百二十歲。今上□民婦年逾百歲。從前已蒙旌表者。遇有恩詔。仍加賞賜云。 雲山給上用緞四疋。銀四十兩。自是年召見後。留之武昌養贍。子孫皆物故。每日端坐無言。雙瞳深碧。飲食如常。十一年。再題人瑞。得旨不必赴京。至十三年冬乃卒。壽登百四十三歲。近代所未聞者。

丁卯。上有事於奉先殿。

上親祭奉先殿。戊辰為太宗文皇帝忌辰。故升祔歟。太廟殿為奉先。

令自雍正五年元旦起改律強盜仍不分首從皆斬。

強盜律原不分首從皆斬。聖祖法外施仁。定為首起意並傷人之犯罪斬。餘減等。積久恐民玩法。故復舊制

己巳日。上御經筵。

經筵之例前已詳。

改直隸通永、天津二道專理河務。

兵部尚書法海罷。調吏部尚書遜柱、蔡珽為兵部尚書。以議政大臣內務府包衣昂邦查弼納為兵部尚書。署雲南巡撫楊名時為吏部尚書。

海以行止狂悖。留尚書職。協辦禮部事兼內務府總管。柱、珽以案件多錯舛。復回原任。名時仍署滇撫。

飭江蘇巡撫張楷違道干譽。

楷奏。蘇松等處分設十三縣。宜設廩增附生員。分舊縣餼糧之半。歲科照大縣進取。上諭。長洲等處因事煩賦重。故分設兩縣。其實地不加庶。人不加多。入學名數。應照舊數而分缺。華亭分設婁縣。成例可循。部議請照中學。亦屬錯誤。張楷旗下舉人。故向科甲內以博虛名。旗下應試人少。中式甚易。非如漢人於數百人中拔取一二也。法海、張楷皆儌倖科名。狂妄可鄙。此奏甚屬不合。再議具奏。 

華亭康熙初分婁縣。設教諭一人。入學如華亭。止廩膳各分缺。今再析為二。則設廩每學僅四分之一。因聖諭嚴飭。未有續請者。

湖北雨漲。淹沒田禾。飭督撫興修長江兩岸隄防。

由七月至八月。江南、江西皆霪雨為災。秋禾被傷。湖北武昌、漢陽諸處多雨。地又卑下。每夏秋之交。霪雨積潦。淮江水暴漲。皆為澤國。湖廣稻麥再熟。語云。湖廣熟。天下足。

陞廣州將軍威寧總兵石禮哈報剿狆家苗彝。攻破谷隆、長寨、者貢、羊城坉等處。擒首從阿革阿紀川敗等。優旨褒嘉。

赦前謫發軍前原監察御史陶彝、任坪、范長發、孫紹曾、高怡、范允鋗、陳嘉謨、王允晉、高玢、柴謙、吳鎬、給事中劉堂、御史外轉道員程鑣。咸歸原籍。令王奕鴻贍養阿爾泰一路驛站人夫贖罪。

彝等皆與大學士王掞保東宮允礽復立為太子。康熙六十年冬。與王奕清相繼謫發軍前。今蒙恩寬免赦回。而不及奕清。已物故矣。 奕清字幼芬。辛未進士。奕鴻字州先。己丑進士。彝順天人。庚辰進士。坪字坦公。山東高密人。辛未進士。長發字廷臣。浙江秀水人。甲戌進士。紹曾字莪匪。浙江山陰人。丙子舉人。怡字鶴洲。浙江武康人。甲戌進士。允鋗字用實。浙江錢塘人。庚辰進士。嘉猷字汎叔。江南溧陽人。庚辰進士。允晉字紫書。直隸清苑人。□□進士。玢號冠襄。河南柘城人。戊辰進士。謙號南屏。浙江仁和人。□□進士。鎬字表南。湖廣黃陂人。庚辰進士。堂江西彭澤人。丁丑進士。鑣字介鳴。浙江錢塘人。甲子舉人。奕鴻乾隆初起為川東道。以右通政繆沅為通政司使。

沅字湘芷。江南泰州人。當未第時。浪遊公卿門。代為詩歌。頃刻立就。大學士張英等咸器重之。康熙己丑殿試。讀卷拔置一甲第三名。累官刑部左侍郎卒。

秋八月庚申朔。

改湖北景陵縣名天門。

上以縣同聖祖陵名。見之惻然。嚴飭督撫不行奏避。縣屬湖北安陸府。地有天門山。昔陸羽負書天門山從鄒夫子學即此。後因俗忌改名。太白詩所謂天門中斷楚江開。則在江南太平、和州、銅陵境。東博望。西梁山。對峙如門。亦曰天門也。後改名州縣。江西廣信之永豐同吉安屬縣。改為廣豐。廣西之思明府改為思恩府。太平之思明州改為寧明州。則以命名有礙前朝號故也。 按明江、上思江在二地。因名。

設內閣侍讀漢官二員。

復舊制。內閣僚屬。除學士四員、中書舍人外。無漢官。

設順天府教授、訓導二員。裁京衛武學官。

往制。順天府設文武教授、訓導。按武學始於明正統年。設居仁、由義、崇禮、宏智、講信、勸忠六齋。以教勳眾子弟。以兵部司官提調之。而建文四年已設□□教授一人。啟忠、啟孝齋訓導二人。至靖難後。逮于本朝。因之。蓋職司統轄武生。京內外應同此生員也。至是裁之。統歸儒學。而滿洲生員亦屬漢官月課。

降經筵講官署武英殿大學士戶部尚書徐元夢為內閣學士。職掌票簽繙譯。以署兩江總督正藍旗漢軍都統范時繹為戶部尚書。仍署兩江事。

上諭。徐元夢性愚而誑。外貌平和而居心陰險。在皇考時。不實心效力。時懷怨望。令其內廷侍朕兄弟讀書。但照常塞責。從無受益之處。及加委任。令檢舉虧空各官。反受其餽送。真外君子而內小人。部議革職交刑部。念其行走多年。寬免其罪。著革職在內閣學士班行走。如不盡心從重治罪。元夢滿洲正黃旗人。癸丑進士。由部曹侍直內廷將三十年。揆敘歿。特起翰林院掌院學士。六十年。授工部尚書。雍正元年二月。詔同大學士等甄別翰詹各官。不安本分有坫官箴者勒令回籍。十月。調戶部尚書辦大學士事。 

兩江之任。前有承烈、承勳。及時繹自題其堂曰三到。亦盛事也。

飭輔國公阿布蘭、鑾儀衛使吳達禮朋黨欺罔。

上諭。原任工部右侍郎常奉因虧空入本旗公阿布蘭辛者庫。罪已止此。而阿布蘭奏摺云當時加懲治。似欲報其私怨。數日前更鼓錯誤。令鑾儀衛查問。吳達禮簽掣一人認罪。阿布蘭原係蘇努之黨。吳達禮則為隆科多門下走狗。皆懷怨望。顛倒是非。又如祝廷珍係阿其那西席。向在湖南令查虧空。乃云屬員題參大事。再參必至無人。若朕喜於督撫參革官員者。然平日庇附黨援。其出言行事必至敗露如此。

順天府進耤田瑞穀雙穗至九穗。上以敬天勤民之道曉示群臣。

令直省府州縣衛所設立先農壇。歲仲春亥日。官吏率耆老農夫恭祭先農。推耕耤田。以所穫供地方祭禮。

所擇高阜之地立先農壇。每歲致祭。照九卿行九推禮。置耤田四畝七分。不得以民田飾充。以五年為始。著為令。每秋成後撫臣總其所穫成數奏聞。 按禮心玄為辰末。故記稱元辰曰吉亥。耤甲陰也。用元辰躬耕。%上諭。禮曰天子為耤田千畝。諸侯百畝。則耕耤之禮可通於天下。朕意欲令地方牧民之官俱行耕耤之禮。悉農夫之作苦。量天下之晴雨。察地方之肥磽。如此則為官者皆知重農課稼。為農者斷無苟且怠惰。似於養民務本之道大有裨益。九卿詳具議奏。議每府州縣

發蘇努子孫魯爾斤,赫席恆、傅爾陳、舒爾陳、吳爾陳、庫張於山東、河南、山西、江寧、蘇州、浙江督撫。圈禁衙署內。

圈禁之制。為屋數間。寬不滿丈。高倍之。墻之厚數尺。留穴以通飲食。家人亦得隨從。後多物故。 

五年冬。刑部請旨正法。上以蘇努之子孫至四十餘人。不忍悉誅。仍行圈禁。如能改悔。尚從寬典。

給八旗參領印信。

正藍旗漢軍副都統一等侯朱之王建條奏。八旗佐領與州縣無異。乞頒印信為之移憑。部議。佐領共一千一百餘員。給印浩繁。宜以總歸參領。每旗五員。佐領事務由其詳核呈報上司。參領、佐領如漢官之府縣。凡旗人各有所屬。稱佐領某人下。如漢某縣人。從前每旗惟都統有印。

河南巡撫田文鏡進瑞穀雙穗至十三穗。上嘉其實心為國。以召天和。

降議政大臣兼散秩大臣正白旗滿洲都統理藩院尚書宗室拉錫為一等侍衛。管太僕寺卿事。

上諭。拉錫從前干犯法紀之條甚多。俱從寬免。令其悛改。乃自允禵圈禁、阿爾松阿正法之後。伊屢蹈罪愆。實不可恕。但伊辦理旗下事亦有效力處。朕尚未深知其存心。從寬免交刑部。歸侍衛班效力贖罪。

敕部院堂官保題所屬後有劣跡許即參奏免罪。

光祿寺少卿前淮關監稅慶元有罪籍沒。命刑部左侍郎黃炳赴淮會勘。元自戕。

參革淮徐道潘尚智以二萬金賄元。營謀復職。迨元解任。索取原物。元復偽為退還。其子世球私令家人於中途奪取。漕河督撫並以聞。命炳赴淮會齊蘇勒勘問。元行至宿遷。促令自盡。蘇勒奏報。屍之不斂者月餘。尚智、世球罪斬絞監候。家私籍沒。 

隆科多親兄弟八人。多以貪婪罹罪。繼以弟慶復襲公爵。仕至川陝總督。乾隆十三年。大金川用兵。誤報番目班滾焚斃。事覺錮獄。賜自盡。旨佟國維所得孝懿皇后之一等公停其承襲。 

佟氏一門三公。近世罕有。

秋九月庚寅朔。

逮盛京戶部侍郎傅鼐、正白旗滿洲副都統岳興阿。發刑部勘問隱匿贓私。

上諭。傳鼐曾在朕前口奏岳興阿甚抱怨伊父隆科多云。我家荷國恩深厚。應將所得貲財據實奏聞。及該旗承追日久。其家人故意延挨。各處藏匿。今據伊姪婦王氏出首。岳興阿並不將伊父隱匿之贓據實交出。與傅鼐從前之言不符。傅鼐原與隆科多甚密。故意誑奏。以為隆科多保全。著革職。上九條鍊解京。與岳興阿質審。 

相傳岳興阿為隆科多嫡子。痛母死非命。及父有罪。乃請清查家財入官。遂刑訊伊父愛妾。以報私恨。殘逆如此。

九月。召諸王大臣侍宴內廷。上首唱。命諸臣次第賡和。用柏梁體。以紀昇平。詩成。御製序文勒石。賜內外臣工。

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四日。以三逆蕩平。聖祖召大學士、九卿及三品以上漢堂官及翰詹科道侍宴於乾清宮。御製首唱。諸臣各就守以次疊賡。用柏梁體。曰昇平嘉宴詩。太平盛世。今為再見。惜邸抄不能詳載。敬錄昇平嘉宴詩御序。朕於宣室。流覽古今。貫串經義。歷觀史冊。於書見元首股肱、賡颺喜起之盛。於詩見鹿鳴、天保諸篇。未嘗不慕古之君臣。一德一心。相悅相豫之隆也。今際海內宴安。兵革偃息。首春令序。扎阿燈輝。來□□微。吾民咸樂。思與諸臣欣時式燕。爰於乾清宮廣集簪裾。肆筵設几。斯時也。蟾光鰲炬。焜燿堂廉。綵樹瓊葩。雜陳樽俎。許笑言之歡洽。略儀法之不糾。復令次登文陸涯。以金壘咸俾。有三爵油油之色焉。易曰。上下交而其志同。傳曰。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則今日之兕觥旨酒。豈徒以飲食燕樂云爾哉。顧瞻諸臣。或任居諧弼。或職司鄉尹。或典詞翰。或司獻納。宜共成篇什。以昭雅頌之音。朕發端首唱。仿柏梁體。班聯次賡。用昭昇平盛事。冀垂不朽云。 伏讀御製。則雲漢天章。光昭宇宙。諸臣颺言。亦梧岡鳴鳳。韻葉雝喈。當是時削平三孽。薄海澄清。元首明而股肱良。享太平之福。於今甲子一周。與宴諸人。皆一時賢哲。後相繼登宰輔者二十二人。紀其全篇。以志熙朝盛事。且便姓名有考也。八旗二相外。當同在醉酒飽德中。或者聲韻未嫻。故不次賡歌。其人則未得悉詳。若編檢繁多。不能遍及。所載五人。四由鴻博。一由微賤特用。當屬欽點。以與盛會。 【 詩以傳抄。訛誤太多。未錄。】

塞思黑死於保定。

上諭諸王大臣曰。塞思黑素性奸惡。行止陰邪。與阿其那、允禵、允禩結為死黨。又與其妻父七十及蘇努、阿靈阿等通同結黨。潛蓄邪謀。在皇考時。種種不孝之罪難以枚舉。及皇考升遐之日。塞思黑突至朕前。箕踞傲慢。意甚叵測。凡祭奠行禮。從無悲切之狀。朕知其素性凶殘。是以發往西寧居住。在途並無悔懼。與伊子傅什渾及七十子勒錫忻等一路嬉笑。且與允禩等私相往來。寄書有機會已失之語。造作字樣。巧編格式。縫騾夫衣襪內。暗傳消息。又數年前。收留山西無賴之民。其人在西寧投京帖稱。愿輔有道之主。不附無道之君。欲糾合山陝兵民以救恩主等語。塞思黑不行出首。且向其人云。我弟兄們無爭天下之理。並囑勿令楚衝知之。又伊太監在西寧奉旨撤回。每人賞金條及西洋金若干。重賞厚物。私買人心。目無國法。今令伊回京治罪。一路毫無改悔。談笑如常。復令前往保定。以觀行止。前李紱奏伊患腹瀉。比即降旨。令紱選醫調治。不料惡貫滿盈。獲罪天祖。已伏冥誅。可見善惡之報。捷如影響。似此不忠不孝大逆大惡之人。雖未受國法。必不能避天譴也。令李紱料理殯殮。俟其妻子搬回保定。再行請旨。 

傅什渾係改名。勒錫忻原官乾清門侍衛。

逮隆科多子玉柱、家人常祿、太監三元。赴京勘問贓私。

逮副都統宗室楚衝。乾清門侍衛胡什禮。命左副都御史常泰赴保定勘問違上拘係塞思黑罪。

上諭。胡什禮奉旨帶領塞思黑回京。伊私與楚衝擅用三條鍊鎖拿塞思黑。又奏述李紱有塞思黑一到即便宜行事之語。朕聞知駭異。令胡什禮星馳往諭。李紱奏稱並無此語。胡什禮、楚衝前不待諭旨私行鎖拿。又故意綁鬆任其脫卸。明係有意欺妄。著拿問。 按此常泰與前罪廢之工部侍郎為二人。

鑲紅旗鎮國公準達卒。追封為固山貝子。予諡典。

命內務府總管協理禮部尚書法海、太監王自立、郭進玉馳驛赴西寧。撤塞思黑妻子家口至保定。查取埋藏金銀。

四川冕山賊番金格叛逆。提督周瑛不按軍機。召回京。命甘肅提督馬會伯提督四川軍務。

會伯陝西寧夏人。庚辰武狀元。尋改四川巡撫。 瑛掌鑾儀衛使。

旌鑲白旗護軍薩哈嗏未婚妻阿哈柱氏貞節。氏年二十五。聞夫故。自盡。救甦。剪髮往夫家。誓不再嫁。

江蘇巡撫張楷奉召至京。綁付刑郜。

上諭。張楷係微末之員。朕以為道府時。尚有聲名。於十四年間拔至巡撫。到任以後。務沽虛名。不實心任事。朕令范時繹親至蘇州傳諭張楷。看其言論及彌補虧空之事。則云既免浮粗。即於此內酌量彌補。似此荒誕悖理之語。朕何如主而出此言。又云。我應將此事先啟我王爺。先探討意見。然後再奏。怡親王公忠體國。張楷乃以私心忖度。非但不知朕心。並不知怡親王之心矣。即始請增分設各縣入學名數。並不將婁縣舊例聲明。欲人歸德於己。朕降諭訓飭之。乃接奉嚴旨。竟自稱臣有潔己愛民之心。而無振作有為之能。張楷在任優容。不肯管束鹽梟盜賊。公然以愛民誇於君父之前。有是理乎。又張楷在京陞見時。奏有私債不能清還。朕格外加恩。許其借藩庫銀二萬兩。以償夙負。將來陸續還庫。乃竟將關稅贏餘動用二萬兩。具摺謝恩。並不提還清款。朕為天下主。豈能以天下經費任督撫私用。是安得謂之潔己乎。似此大奸大詐。不知君父之義。尚靦顏自命為讀書之人乎。張楷原係安親王門下。旗人。今屬怡親王。必是顧戀安親王門下。荒唐悖謬。其心不可測。著將張楷鎖拿。各項情節發與九卿審擬具奏。

改明年會試於三月。

上以問諸大臣。天氣尚寒。士子跋涉艱苦。嗣後會試值春閏者。先期請旨。乾隆丁巳恩科會試係秋閏。循是例改期。乙丑會試亦以天氣奏改。此後遂以三月為制。

令考試八旗外任文職騎射。武官副參以下不得乘轎。

上諭。本朝開國以來。最重騎射。八旗士子應試。必先試騎射。合式者方准入闈。即部院堂官。亦必每月在本旗教場。該都統佐領看鍊弓馬。所謂有文事者必有武備。創制立法至深遠也。近來外任之人漸疏騎射。如張楷亦由騎射合式得中舉人。昨命馳驛來京。及遣人於中途密查。則坐轎徐行。觀此則從前必係夤緣請記。不則居官後全不以騎射為事矣。自今以後。

凡八旗外任文官年六十以下者。限三年之內仍熟練騎射。倘或不能。督撫即行參劾。

阿其那死於監所。

塞思黑歿後。上諭。阿其那、塞思黑罪大惡極。天下共知。諸王大臣屢請將二人正法。朕遲回不忍。今塞思黑已伏冥誅。朕心惻然。欲將阿其那從寬宥免。諸王大臣各省將軍督撫提鎮各秉忠誠抒己見。議阿其那罪。可否寬宥其罪定奪。

禁京師用黃銅器皿。

上諭。錢文日增。而錢不見多。價復不減。必奸民圖利銷燬。打造器皿。嗣後。除三品以上官准用黃銅器皿。其餘限三年之內。將所有黃銅器皿出賣當官。給與應得之價。違者治罪。如此則國寶流通。民用充裕矣。敕戶部隨奏請黃銅惟樂器不禁外。天下悉禁用。得旨。先於直隸及督撫駐劄處試行。尋議大臣除一品外。悉不准用。

黃銅之禁。聖意原欲錢價漸減。以利民生。而奉行不善。至沿門搜索。賤價勒買。十三年又查買一次。且有請並禁紅白銅者。上亦不之許也。乾隆元年。從戶部尚書海望奏。停止收買。禁用黃銅悉從民便。蓋銅禁森嚴則銷燬必甚。無益於鼓鑄。徒以擾民。部議如是也。

在制大學士朱軾假滿至京。命三年不拜原官。凡朝會宴享皆不與。以成其志。用素服協理內閣、吏部、都察院及營田水利事。

上以怡親王當日遭母妃之喪。聖祖恩准素服三年。比照此例。 

軾得子晚。乾隆元年。長子必始官至右通政。次必琪選庶常。三必坦以舉人襲騎都尉於部郎。

山東巡撫陳世倌母喪。命在任守制。釋其弟世侃、姪源生、若嵎理喪葬。

世侃等罪斬絞。獻家貲巨萬贖罪。因有喪赦免。山東河工緊急。故留世倌。仍諭所獻家貲准陸續交納。 世倌字秉之。丁未進士。乾隆五年大拜。九年京察。又值星變。引咎辭免。不允。倌之五子皆登第。世侃其季弟也。 

九年夏。有星孛於奎婁之間者月餘。欽天監正延綬請弛賭博宰牛諸禁。以回天變。上怒斥之。占為多地。災亦無應。則聖人之德化為吉祥也。

以命題譏訕逮江西正主考禮部左侍郎查嗣庭。交三法司治大逆不道罪。

上諭。查嗣庭向來趨附隆科多。在朕前薦舉。令其內廷行走。授為內閣學士。復見其語言詐偽。兼有狼狽之相。未之任。隆科多又復薦舉。遂用為禮部侍郎。今歲典試江西。首題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夫堯舜之世。敷奏以言。非以言舉人乎。查嗣庭以此命題。顯與國家取士之道相背謬。三題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更不知其何所謂。易經次題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詩經次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去年正法之汪景祺文稿中有歷代年號論。指正字有一止之象。引前代如正隆、正大、至正、正德、正統。凡有正字者皆非吉兆。夫人君紀元。若以字畫分柝。則如漢元封、元狩、唐之開元、貞元。亦將以為一元乎。又如漢世祖之建武、明太祖之洪武。字內俱有止字。此二帝皆稱賢君。歷世久遠。尚得不謂之吉兆乎。即如奸民蔡懷璽、郭元進造作妖言。謂今年水旱為災。人民疾病。八月內有八千猛虎入京等語。現今四海清寧。田禾豐稔。十年所罕見。彼奸民造此無稽之語。不過自取誅戮耳。今查嗣庭所出經題。前用正字。後用止字。而易經第三題則用其旨遠其辭文。其寓意將前後聯絡。顯然與汪景祺語相同。又二場表題以京察為謝表。前查嗣庭告假回京時。奏稱途中不見一人。惟與淮關慶元相會。及其自陳。將此節又自招欺罔之罪。九卿咸請革伊職。朕從寬准其留任。今以此命題。欲士子代謝乎。抑心懷怨望而出此題乎。至策題內有君猶腹心臣猶股肱。不稱元首。是不知君上之尊矣。且在內廷三年。未進一言。海塘一事。令其條陳。而皆不可行。可知其於國家政事從不關心。及遣人查其寓中行李。有日記二本。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則前書聖祖仁皇帝升遐大事。越數行即書其患病。曰腹疾大發。狼狽不堪。其悖禮不敬至於如此。自雍正元年以後。凡遇朔望朝會及朕親行祭奠之日。必書曰大風。不然則狂風大作。偶遇雨則書大雨傾盆。不然則大冰雹。其他譏刺時事幸災樂禍之語甚多。又於聖祖仁皇帝之用人行政。大肆訕謗。以欽賜進士為濫舉。以戴名世之獲罪為文字之禍。以趙晉之正法為因江南流傳對聯之所致。以科場作弊之知縣方名正法為冤抑。以清書庶常復考漢書為苛刻。以庶常散館斥革為畏途。以多選庶常為蔓草。以殿試不完卷黜革之進士為非罪。

熱河偶然發水則書官員淹死八百人。其餘不計其數。又書雨中飛蝗蔽天。似此一派荒誕之言。而公然造作書寫。又有塗抹一處。乃極詆滿洲之文。大逆不道之語。至其受人囑託。代人營求。科場關節作弊之事不可枚舉。假若但就科場題目加以處分。則天下之人必以查嗣庭為出於無心。偶因文字獲罪。乃種種實跡彰著。尚有何辭以為之解免乎。著將查嗣庭革職拿問。交三法司嚴審定擬具奏。其副主考官俞鴻圖。若出題時曾經勸阻。則與伊無涉。趙晉字晝三。福建閩縣人。癸未榜眼。康熙辛卯主試江南。以作弊斬。對句謂左邱明雙眼無珠。趙子龍渾身是膽。左謂左都御史正主考官左必蕃。方名湖廣保康人。官山陽令。以分房賄中鹽商程光奎。與句容令王曰俞賄中鹽商吳沁。皆坐斬。捐銀贖罪。 是科中式。兩淮則鹽商八人。蘇州則銅商、當商八人。又為其徒代筆。得其實有三字關節。亦獲雋者三人。遂有八旗三剪綹。七典一銅商之謠。必蕃以場後風聞檢舉。聖祖命吏部尚書張鵬翮至揚。會同督撫審問。晉時有寵於東宮提調布政馬逸姿。又總督噶禮所徇庇。其書係斬三七夾訊而不承。逸姿、鵬翮依違案牘進呈。巡撫張伯行與禮互相訐參。因再命戶部尚書穆和倫、刑部尚書張廷樞往理。時東宮再廢。故晉擬斬。癸巳春聞命自盡。其妾賦詩從殉。 監臨安徽巡撫葉九思懼罪殂。禮與必蕃皆斥罷。 【 禮之母聖祖保母也。嗣禮與弟色勒奇、子幹都置毒食物中。謀害伊命。禮妻以別戶子幹泰為己子。縱令糾夥毀屋。凌虐其母。致叩閽。交刑部鞫實。應淩遲處死。賜自盡。康熙五十三年事。】 名最得民。淮紳給事中許之漸素與光奎隙。慫恿必蕃奏之。逮名時。合邑士民盡毀之漸居宅。名初蒞任。夢前令來訪。詢之。則前江南正法之簾官。 【 順治丁酉科江南鄉試賄賂公行。世祖震怒。主考李振科、田耜及巡按多官等皆誅。 舉人覆試有族者。以太后言得減戍。】 而光奎之中式。淮安知府姚陶與晉私囑而逼成之。必蕃廣西舉人。前以太常寺少卿兼官揚州知府。母喪留任。揚人集四書文誚之。破云。所惡於左。通國皆稱不孝焉。聞之恨刺骨。未幾以他故被逮。

再申嚴賭博馬弔之禁。

紙牌骰子。嚴禁發賣。准輸錢之人出首免罪。仍追還所輸之銀錢。漢軍官員以馬弔為解悶之具。大玷官箴。嗣後有此。揭參。

冬十月己未朔。

諸王大臣進萬壽禮儀。詔停止慶賀筵宴。

上諭。朕即位以來。事事效法皇考當日。皇考聖誕未曾每歲行慶賀禮。故今年禮部奏請升殿慶賀。降旨停止。蓋皇考六十年所行之事。朕無不遵奉施行。其力量所不能。則待黽勉於他日。即如皇考慎重武備。每歲巡行邊塞。校獵講武。朕年久未一舉行。而庸劣無知之官員。怠惰不堪之兵丁。頗以朕不往為是。國家武備不可一日廢弛。朕之不往。蓋以朕之兄弟阿其那、塞思黑等結黨蓄謀。中懷叵測。朕實有防範之心。此朕不及皇考者也。皇考德盛化神。虔思廣運。巡幸所至。與在宮中無異。朕從朝至夕。殫竭心力。尚恐治理未周。實無暇及於校獵行圍。此又不及皇考者也。皇考神武天授。挽強貫札之能。超越千古。即蒙古見之。無不驚服。而朕之校射又不及皇考。皇考聖體康健。春秋已高。猶不減壯盛之時。而朕之精力又不及皇考。因此四者。是以臨邊講武之事。未曾舉行。而武事不可廢弛。故於前歲令皇子出口行圍。以示訓練之意。凡武弁及旗員引見時。皆試騎射而後用之。朕意將天下政事區畫得宜。即當效法皇考。於農隙之時行獮狩之禮。目前尚非其時耳。朕事事不及皇考。而惟洞悉下情。皆得之親身閱歷。朕在藩邸四十餘年。凡臣下之結黨懷奸夤緣諸弊。欺罔蒙蔽。陽奉陰違。假公濟私。無不悉知。皇考以稚齡即位。於人情之詐偽。何由而知。大小臣工孰肯數陳其弊。即朕為皇考之愛子。尚有不便直言之處。皇考果何從而知之乎。祗此一節由閱歷得之。而其他宣猷敷政。則不及皇考之萬一。惟有事事黽勉效法而已。 

乾隆五年。今上修秋獮之制。以飭武備。莊親王子有祕謀。為告密者所覺。今上逮之。方夜半錮高牆。次日。仍出圍以安眾心。莊親王止削祿米而已。蓋今上豁達大度。每出巡。不嚴警蹕。屢奉詔旨。皆有有天命者任自為之之意。大矣至矣。八年秋。又幸盛京謁陵寢。藉以講武。繼之省方問俗。布德敷惠。歲每行之。時勢互異。兩聖皆謀出萬全也。

嗣多羅平郡王納爾蘇罪廢。以子福彭襲。

福彭和碩禮親王代善七世孫。

令寬免允禵、允禩正法。以待悛改。

和碩康親王衝安等奏請將阿其那、塞思黑戮屍。允禵、允禩正法。上諭。諸王大臣執法固至公之論。但阿其那、塞思黑既伏冥誅。從寬免戮屍。允禵乃狂妄無知之人。為阿其那、塞思黑所愚。入其邪黨。尚非首惡。故將伊禁於壽皇殿。以俟其悛改。當日皇考拘執阿其那之時。允禵與塞思黑公然挺身保奏。亦曾邀約朕躬。伊又私藏毒藥。願與阿其那同死。昨阿其那身故之後。朕遣人詢問允禵云。阿其那在皇考時。欲與伊同死。今伊身故。爾欲往看。爾與同死。悉聽於爾。伊回奏。我向來為阿其那所愚。今伊既伏冥誅。我不願同往等語。據此。或有悔心之萌。或作偽語留其身以圖將來報復。均未可定。著暫緩其誅。若竟不悛改。再行正法。允禵痴庸卑鄙。若將伊與阿其那等同死。亦覺不稱。今既寬允禵之死。允禩亦免其正法。至阿其那。塞思黑之妻妾子女如何完結。諸王大臣再議具奏。 

八年秋。因怡親王薨。降旨矜卹允禵。欲加委任。相傳令大學士馬爾賽諭以聖意。回奏有殺馬爾賽方任事語。上置之。賜居圓明園旁關帝廟。十三年。上不豫。特旨召見。先示勉勵之訓。後申寄托之意。堅以病辭。今上即位封其子為親王。阿、塞後人亦賜爵賞焉。

逮允禵原屬下護軍參領二德。勘黨附罪。誅之。

上出巡。見德顏色不善。因詢以允禵舊事。頗多隱諱。逮治立決。

逮阿其那原屬下廢員巴海 【 一作奉。】 戴鐸、沈竹鑽營結黨罪。

仿唐制設觀風整俗使於浙江。以督學河南光祿寺卿王國棟為右簽都御史領其職。

上諭。浙江汪景祺、查嗣庭之流肆行訕謗。毫無忌憚。可見浙省風俗澆漓。而今科進呈陳萬策之策。中間有敝俗頹風。頗喜爭訟。或本屬細故而張大其詞。或僅有影響而鑿空妄指。刁風未革。積弊日深等語。可知浙省之難於化導。為眾所共知者也。若不力為整理挽回。及其罹於重罪。後加以刑。實所不忍。朕意專遣一官。省風問俗。稽察奸偽。勸導紳衿。懲治士庶。使有所儆戒。盡除浮薄窩淩之習。歸于謹厚。以昭一道同風之治。 

吏部議奏。唐貞觀八年曾以蕭瑀、李靖等巡行天下。號觀風使。今仿此制為觀風整俗使。後以奸民煽眾。亦設於福建、湖廣、廣東、廣西各省。

以河州副將劉世明為興漢總兵。

世明字際南。河南河內人。以行伍隸赤城。聖祖出口。見其材勇。擢侍衛。上即位。破格任用。尋以湖廣提督轉福建巡撫。八年。晉浙閩總督。十年。以西域用兵復提督甘肅軍務。

詔直省學臣三年任滿各舉才守俱優之生員。親試錄用。

上諭。士子作文有一日之長短。主司搜羅豈能無遺。況止憑文藝。難別才能。更有出眾拔萃之才。屢試不售。即或晚得一第。而不堪為國家任使。嗣後學政三年任滿。將生員實在人品端方有為有守之士。大省舉四五人。小省二三人。送部引見。朕親加考試。酌量擢用。該學政其實心奉行。不得冒濫。致干罪戾。著其得見邸抄者。安徽學政孫嘉淦、江西學政沈翼機、廣西學政陸紹琦保舉生員湯友信、劉台、謝之杖、藍千秋、陳萬選、陳憲祖、廖荃等。引見擢縣令及國子監屬官有差。惟順天學政吳襄所舉之張鎖、孟鐸新、劉彭振、朱函夏皆不稱旨。襄鐫三級。吳襄字七雲。江南青陽人。癸巳進士。十一年拜禮部尚書。至乾隆年間。凡學政保舉。即舉優者復加考試。選擇其人。以名聞朝廷。將設優貢一途以處之。與恩、拔、副、歲為五貢。

安徽布政使陞通政司使博爾多挪庫帑削籍。令督撫監追完庫。如推諉即正法。為藩邸諸人戒。

爾多字魯亭。滿洲鑲白旗人。以壬午舉人授中書。上登極。因藩邸人通文墨。推郎中轉布政。

浙江布政使佟吉圖罷。起前陝西按察使許容為浙江布政使。

妹夫。改任福建。乾隆五年。巡撫江蘇。廉明著聲。父憂去官。父以宜興知縣罷歸。居鄉厚德。歿時正屆元宵。一城聞之。皆不張燈。足徵其為人之惇厚。而中州之風土人情猶近古也。%加意參奏懲治。如因循容隱。一眾治罪。其海寧縣缺。內閣九卿公舉數人引見。著嗣以前督學河南王國棟所保舉之光明學正申程章加知州銜為海寧令。容河南虞城人。康熙癸巳進士。頃以為巡撫李%上諭。佟吉圖為阿其那信用之人。前為內府廣繕庫司官。革逮閒居。朕即位後。因其才具可用。擢為山東按察使。旋陞布政。後報銷貽害河工。朕復寬免。仍用為布政。全不實心報效。著調來京。陝西按察使許容參馬喀將發價鹽觔誑請帶銷。甚屬欺妄。朕令許容會審。聞容欲實參奏之言。嚴刑逼勒商人承認。是以將許容一眾解任。今岳鍾琪審明並無逼勒承認之事。理應開復。著補浙江布政使。浙江紳衿士庶刁頑澆漓。如汪景祺、查嗣庭肆力訕謗。陳世侃陷害平民。查嗣庭之子查克上寄書於父云。王友揚事邑令極為出力。應作一札致謝。庶見感激之意。近來如某道長往往有意外橫逆。不得不周全當事等語。據此則紳衿等挾制官府顯然可見。著行知李

降兵部尚書蔡珽為奉天府尹。

上以珽近日言動狂妄。辦事草率。故有是黜。

命刑部停決天下罪犯。情有可原者減等。以示寬大。

奸民沈秀臣改絞。年黨趙士河改遣三姓。與披甲人為奴。

蘇祿國王母漢母末拉律林遣正使駙馬阿石丹、陪使龔廷綵、通事楊珮寧向化來朝。閩浙總督高其倬以聞。詔沿途厚待。以懷遠人。

上諭。蘇祿國遠在海外。隔越重洋。從未通職貢。今竭誠向化。總督高其倬起送來京時。著沿途護送。應用夫馬食物從厚支給。以示朕加厚遠人之至意。 

蘇祿富甲海外。來使奉主命以珍珠傘等寶物進獻。其所用錢文器皿悉皆金銀。在途再歷寒暑始至。朝命沿途供億宴飲俱甚盛。廷綵泉州人。珮寧蘇州人。皆航海留於其國者。 按明永樂十五年蘇羅國王來朝。獻巨珠一。重七兩五錢。賜印誥歸國。次德州卒。葬以王禮。諡恭定。即蘇祿也。國有珠池。產巨珠。入夜望之。寶光浮於水上。

始命滿漢監察御史六人巡察直隸所屬紳衿事務。

分順天、永平、宣化為一路。保定、正定、河間為一路。順德、廣平、大名為一路。 【 乾隆中省。】 此後又分遣稽察錢局二人。巡察豐潤等處營田觀察使一人。巡察霸州等處營田觀察使一人。永定河道稽察內務府員一人。巡察通州漕務二人。稽察盛京五部兼將軍衙門事務一人。巡察黑龍江等地、歸化城等地、游牧等地、吉林烏拉等地各一人。繡衣四出。無不整肅矣。

設浙江分守杭嘉湖參議。以紹興屬寧台道管轄。

江西巡撫汪湊、布政使丁士一以科場罷任。赴京質審。

湊以房一所。值千餘金。售於查嗣庭。上以嗣庭出差在外。又非所居之地。湊不問銀所從來。以房相售。此中不無私弊。並邸寓收得與嗣庭往來私書之官員。皆令赴京候訊。汪湊字屺瞻。江南休寧人。占籍湖廣江夏。甲戌進士。督學浙江。以稱職。撫臣朱軾保再任三年。士林戴之。丁士一號可。東昌人。丙戌進士。有文名。

甲申。遣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二等伯馬齊、領侍衛內大臣馬武。錫和碩怡親王允祥冊命金寶。

上諭。怡親王敬誠事君。公忠體國。自古賢王。罕與倫比。數年以來。遇王之生辰與遷移府第之期。凡朕加恩及遣祭祀行禮奉差起程之日。朕留心看視。天氣必暄和爽朗。今日冊封。又如此更覺晴明。風和日暖。足知朕之加恩上合天意。而人臣純一恪恭者。天必降之福澤。其理昭然不爽。豈人力所能強致也。朕深為嘉慰。將此旨傳諭諸王大臣。皇弟莊親王允祿、果郡王允禮、皇姪理郡王弘晢、貝子弘昌、鎮國公弘眷、弘景、弘旺、鎮國將軍弘昂等。皆於是時錫以冊命授封。 按諸王公封爵已經數年。而錫以冊命直待至今。意因大喪不行吉禮故也。怡親王後多患病乞假。八年五月初三日薨於昌運宮。上親四問其疾。兩臨其喪。葬水東村。設守冢官兵。創廟京師。詔天下立王祠歲祀。備極哀榮。即用前賜八字諡曰忠敬誠直勤慎廉明。怡親王長子弘曉襲封外。又封其二子以郡王、貝勒。皆曠典也。繼之果郡王、莊親王常委任焉。 按三年陞潛藩為宮。或名昌運而以賜怡親王歟。俟考。

詔今科中式五經副榜准作舉人一體會試。為明經者勸。其兩中副榜者亦准會試。後不為例。

是科在京三品以上官子孫應試京闈未獲雋者。各賜舉人一名。 

五經應舉才長矣。乾隆戊午江南武進卜某每題二作。計四十六篇。二場困憊。不能復入。同學合詞籲請於監臨孫國璽。代題覆試。奈孫奉天旗人。亦由辛丑進士致位安撫。乃無意憐才。反以不終場違例妄干入告。且言應試人太多。以致不遵約束。請嗣後科舉無濫。卜之奇特。竟匿不以聞。此從前所未有者。附志之。

以督學雲南翰林院侍讀蔡嵩為湖北按察使。蔡嵩字中。江南婁縣人。康熙癸巳進士。六年。內進內閣學士。因呂、嚴案株連逮治。籍沒其貲囊。而得婁縣丁酉舉人顧良哉名成天。哭聖祖仁皇帝詩六章。上見之嘉嘆。成天內召。嵩亦赦免。庚戌賜成天進士。授編修。教習內廷。為今上保傅。 

呂留良身後之獄。成天奏其四書講義語錄粗浮淺鄙。宜加詳駁。命偕方苞、吳應龍、曹一士查閱。九年冬。頒其書於天下。乾隆元年。又奉敕編輯今上潛邸所著樂善堂詩文全部書成。

敕六部堂官甄別屬員。留任改除休致有差。

上諭。今春京察。止將司官甚不堪者革退。其餘樂為優容。乃汪景祺、查嗣庭妄以郎中等官壅滯不得陞轉。其私記中有白首為郎十年不調等語。此必司官中有怨望者。今甄別以整飭官方。著改除者。驗封司郎中卿悅回檢討任。祠祭司郎中康五瑞改翰林院侍讀。戶部陝西司主事廖必琦改庶吉士。戶部陝西司員外王麟瑞、武庫司郎中改御史員外李徽回翰林。康五瑞字幼洲。江西安福人。以丁丑進士任知縣。行取授部屬。擢給事中。以奏疏忤旨。仍歸部屬。麟瑞福建南靖廩生。以孝廉方正為知州。陞知府。內補部屬。今授翰苑風憲。又遭遇之奇者。

戊子。上萬壽聖節。

冬十一月己丑朔。

命川陝總督岳鍾琪親赴成都。相機調度。剿撫普雄作逆番苗。

普雄一作普緊。即冕山。一曰梁山。地連三省。苗藪也。 

夔州梁山、萬縣瓊有高梁中東西千里。創閏鐘所謂岩岩梁山也。一云冕山。在今冕寧縣。屬寧遠府。近是。

琉球國王尚敬表謝頒賜御書綵幣玉器。附貢方物命存貯以作歲貢。

上諭。本朝於朝鮮進獻若不收受。即交內務府收留。以作年貢。今琉球貢獻。朕不忍收受。其依朝鮮例。以示朕禮卹遠人之意。

命大學士議學政畫一職銜。以重任守。

成例。除直隸、江南、浙江皆學院與督撫平行。餘省如學道由翰林科道點差者。亦稱學院。間亦給坐名書。 【 督撫學鹽各院書名。解任咨部。故曰坐名。司道書只書官流。交後任。不更換。】  由部屬者則為按察司僉事。由參議知府陞補者則為按察司副使。上以但諭本官。不論職掌。嗣是定議。凡部屬等官膺學政之任者。俱加翰林院編修銜。使名實相稱。任滿仍補原班。 

督學之名始于明正統元年。南北直隸御史一員。各省或按察副使僉事一員。本朝直隸、江浙改為學院始於康熙乙丑年。

戶部彙題前二次恩詔頒賞天下民婦七十至百歲一百四十二萬一千六百二十五人。給絹布牌坊銀八十九萬兩。米一十六萬五千石有奇。上以太平盛事。蓋民間務崇節儉。重農務本。以同登仁壽。

粟帛之賜。止及於民。凡紳衿僧道不得與焉。而無知者反匿其職銜。以倖邀恩澤。至乾隆二年推恩。始令生監七十以上優免一丁。八十以上給與八品頂戴榮身。亦非以粟帛也。

乙未。征西靖逆將軍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富寧安奉詔率領從征將士回至京師。命諸王大臣郊勞有功。

上命莊親王允祿、大學士嵩祝、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馬爾賽。率散秩大臣四員、侍衛三十員。預日帶茶飯郊迎。又命內務府總管李延德預備餑餑餅子八十張。多攜茶飯。賞給八旗官兵。富寧安奉命征西。在疆場逾十年。使策妄歸順。西藏安定。繕城垣。備甲兵。以圍哈密。傳言其身材偉壯。勇冠百僚。每夜眠。呼吸如雷。常令童僕數人搔鈴動之。使不得熟寢。不然則氣厥。誠異人也。

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高其位年八十。再疏乞休。詔以原官致仕。

商公輸以備積貯。命照兩淮設立鹽義倉。#浙江巡撫兼理兩浙鹽政李衛奏

以太常寺卿遜柱為通政司使。

此遜柱與兵部尚書為二人。亦滿籍。

令翰林科道告病給假者一體起用。

康熙五十三年。因編修周金簡等告假太多。九卿議定。嗣後翰林科道除終養外。未滿五年告假回籍者。俱以原官休致。上即位。恩詔已允起用。但未為成例。吏部復請旨。遂著為令。

增關聖大帝解梁後裔五經博士一人。

-前山西總督伊都立疏言。

崇先聖成例。山東曲阜既設博士等員。而浙江、西安孔聖後裔大宗所在。復設博士一員。先賢朱子福建建安已設博士。 【 始明景泰六年。】 而江西婺源為朱子本籍。復設博士。 【 始明嘉靖元年。】 今關聖墓在洛陽。已奉特恩。於康熙五十八年授裔孫霨為博士。至解梁原籍似可一視同仁。上命以解梁嫡裔居斌並襲博士。先聖子孫隸籍西安者。因有宋高宗南渡先聖四十八代孫嗣衍聖公端友相從避金之難。賜居□州。以府學為家。廕其後人。在宋襲世爵。至元而罷。明正德元年。錄其裔為博士。 

十年。湖北巡撫王士俊興修荊州關帝廟。奏請以荊州後裔並設博士。以守帝墓。奉享祀。蓋帝被難於荊州。吳葬之而以帝首獻於魏。魏武又葬之洛陽。故兩地皆有帝墓。遂奉旨三處並襲。竊意荊州既去。帝之子孫自歸蜀。而裴松之注三國志載龐德子某隨鍾會平蜀。盡禍關氏家。殆不其然。今其後裔。荊州有之。洛陽又有之。其帝禪歸魏有相從者歟。又成都萬里橋南亦有帝墓。則先主招魂以葬者。士俊字灼三。貴州平越人。康熙辛丑進士。選庶常。雍正元年改祥符令。遞陞巡撫。十年。總督河東。為上所特任。今上登極。以開墾擾民內召為侍郎。並裁總督之官。 【 設於田文鏡在任時。】 乾隆元年。復命巡撫四川。乃疏今上更易世宗成命十事。逮赴京擬斬。旋釋為民。飭回籍。當世宗升遐時。士俊聞之。痛哭失聲。一夕鬚髮盡白。家口歸黃平呰。為苗亂所戕。而感恩圖報。言類批鱗。附志之。以見一時難及云。今上廣開言路。虛衷樂受。凡國計民生。諸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如李慎修、孫嘉淦並稱骨鯁。因士俊事並及之。李慎修字思永。山東任邱人。康熙壬辰進士。嘉淦號齋。山西興縣人。癸巳進士。

庚戌。上幸湯山。

壬子。上回宮。

禮部左侍郎郝林以老乞休。詔加尚書致仕。

林字仲□。直隸定州人。壬戌進士。點庶常。父浴。字冰滌。順治己丑進士。先以御史巡按四川。抗吳三桂。且言其必反。繼任兩淮巡鹽。陞廣西巡撫。卒於官。以前官積欠帑金六萬兩。部議革職追補。聖祖特命蠲免。旌其清節。其任兩淮時。與諸生討論文章。薦拔才雋。至今人猶感之。

策出師西域勳。封武英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富寧安為世襲一等侯。賜御服、帑金、黃扯手、雙眼翎。

上諭。富寧安此番軍中所行。甚屬可嘉。但未得剿滅策妄阿拉布坦耳。富寧安身任將軍。一心肫篤。為國家宣力。曾再三以進兵請於皇考。皇考憐念噶爾丹生靈。不忍剪除。未允其請。倘欲剪除。富寧安定能擒滅策妄阿拉布坦矣。歷年統兵諸將。聲名未有出富寧安之右者。朕為皇考推心置腹。富寧安亦能實心奮勉。不負任使。益彰皇考用人之明。朕實嘉受[愛]。其賜賚御服、暖帽、補褂、數珠。並緞疋、銀兩、黃扯手、雙眼翎子、特行旌賞。封為世襲侯爵。以示殊異。諸臣皆當效法。至祁禮德亦一將軍。而行止不端。若欲如富寧安一體恩榮。人豈以朕為是。朕雖不罪之。言之尤甚於加罪也。 

策妄阿拉布坦即曩時叛亂噶爾丹之姪。因以嫂為妻。遂與姪分其部落。妻驍勇無敵。我軍以紅衣大將軍出其不意擊其壘壁。因殲妻首。將軍孫思克復從山後攻其背。噶爾丹奔竄。不敢投其姪部落。孫思克號齊復。滿籍奉天廣寧人。為時名將。封公。

丁巳。冬至。上祀天於圜丘。

嗣和碩裕親王廣寧有罪削爵。

冬十二月戊午朔。

督學廣東翰林院侍讀學士惠士奇任滿。薦舉番禺貢生胡方文行兼優。以年老。命有司月致羊酒。為士子勸。

停浙江士子鄉會試。

上諭。查嗣庭日記。於雍正年間事無甚詆毀。且有感恩戴德之語。而極意謗訕者。皆聖祖仁皇帝已行之事。誰無君父。能不痛心切齒。昔孔子作春秋。歷代因之。以為法戒。若悖逆之人顛倒是非。私行記載。則史冊皆不足憑。豈非千古罪人。浙江風俗惡薄如此。挾其筆墨之微長。遂忘綱常之大義。則開科取士又復何用。且巡撫李馥等從查嗣庭家中搜出科場懷挾細字。密寫文章數百。為查氏子弟如此。浙江人習以為常。不但藐視國憲。亦且玷辱科名。應將浙江鄉會試停止。至生員歲考仍舊舉行。鄉會試既停。且使浙江人中師生同年請託營求為之肅清。將來人心共知改悔。風俗赴於淳樸。朕確有見聞。再降諭旨。朕為風俗人心。不得不嚴加整理。以為久安長治之計也。內閣九卿等定議具奏。 

會議奏。鄉會既停。若三年之內。生員止歲考一次。愈加放曠矣。請將科考照歲考例。以六等考校。不許一名不到。俟風俗稍移。皇上再降諭復舊制。從之。

己酉復准開科。庚戌派中進士七十人。會元三鼎甲皆屬浙江。探花梁詩正字養仲。錢塘人。教習內廷。為今上保傅。乾隆十年。官至戶部尚書。是科仁和之吳煒字覲揚。號南溪。休寧之張□□字湘筠。為御史。侃侃直陳。曉達政事。歸之義理。尤一時建言諸人所不及。 

科場懷挾細字。不獨浙省有之。凡業五經者。預藏試院。以供抄寫。辛酉福建武生入文闈。以五經遂作解元。人情鼎沸。未幾發覺。皆置於理。並停文武互考之例。

張楷罪斬赦免。籍其父兄子姪入怡親王辛者庫。

楷所犯七罪。一、欲將蠲免蘇松浮糧內彌補虧空。一、縱容胡鳳翬自縊身故。一、保慶元居官甚優。一、請增分縣入學名數。一、奉旨馳驛。乃乘轎徐行。一、侵用關稅二萬兩。一、奏章紙色沾染改變。面頁僵綸。以大不敬擬斬立決。 

十三年。今上登極復官。六年。巡撫安徽。□分縣生員之例。以現在者新舊二學三分一半。不論居址歲科。進取文生二十五人。武生十五人亦各平分。其零數以錢糧多者得之。歲貢二學依次輪貢。選貢二學合試拔取一人。

浙江巡撫李衛奉命籍沒李維鈞貲產。劾其貪污。

疏言。抄出元寶四萬兩。上鑿直隸各縣名。明係侵盜庫帑。寄頓當鋪銀二十四萬兩。其餘藏匿不吐。應將維鈞子李蔓革去廕生。以便追究。再維鈞繼室張氏乃家奴張大之婦。先佔為妾。原與魏之耀認為乾親。現膺誥命夫人。理宜參請追奪。以為無恥小人之戒。奉旨。李維鈞既已獲罪。自有定例。何必特行參奏。攻發人之陰私。李維鈞字餘山。浙江嘉興人。以丙子舉人官至直隸守道。年羹堯薦為巡撫。兄陳常。字時夏。癸未進士。矯飾清名。官至兩淮巡鹽御史。乃廣殖田園。多畜聲伎。其貌甚怪。俗呼為正面蟒。以面長麻而鼻以劓也。及卒。貪婪敗露。罰及其子宗仁。維鈞陰奉權貴。陽為崛強。上優待日深。乃持兩端操倒戈以自固。如參羹堯諸疏。致魏之耀於法。堂下面數其非而其妻曾奉之為義父。諸多醜行。仍以黨惡營私致敗。可不為行險徼倖者戒哉。

改四川東川軍民府隸雲南。

飭山東巡撫陳世倌因循瞻徇。回籍守制。

禮部進元旦升殿慶賀禮儀。命停止筵宴。皇后前停止行禮。

庚午。睢寧朱寧口堵築成功。

辛未。領侍衛內大臣馬武卒。

上召內大臣大學士等垂涕諭曰。馬武事我皇考五十餘年。恪恭謹慎。事事能體皇考之心。朕幼時。伊抱扶服侍。備極小心。以臣子之情揆之。較宣力封疆贊襄朝宁者為更大。且胸懷坦白。性情和平。至於操守。不過交際之間不能一無所取。而枉法貪婪作威作福如阿靈阿、拉錫之所行。則伊所絕無。朕聞其病勢沉重。欲親身往看。而諸大臣合詞勸阻。

莊親王同四阿哥 【 即今上。】 代朕看視。倘病果不能起。照伯爵賜與卹典。賞銀一千兩。給與世襲阿達哈哈番秩。及卒。上命怡親王允祥、誠親王世子弘晟、內大臣一等公馬爾賽、都統佛倫、太監劉進忠、陳福往奠祭。左翼四旗都統大臣及管旗大人俱隨行。 武。大學士齊之弟也。滿洲鑲黃旗人。聖祖時。武為乾清門侍衛。東宮之廢。武兄弟與有力焉。及復冊立。皆得罪拘繫。未幾再廢。兄弟並起。以功名壽考終。齊前後在相位三十餘年。至乙卯領首揆如故。家居食祿而已。己未年八十有八卒。相傳女為郡王允祹妃。孫女為今上皇后。三朝元老。福壽兼隆。無與為比也。 按馬非其姓。滿洲皆以名行。今上皇后姓富察氏。一作富蔡氏。乾隆十三年春。上奉太后車駕東祀泰山。后隨行。薨於德州行宮。御製輓歌曰。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忽作春風夢。偏於旅墀邊。聖慈深憶孝。宮壼盡欽賢。忍誦關睢什。朱琴已斷弦。愁府惟余共。寒暄無刻忘。絕倫軼巾幗。遺澤感嬪嬙。一女悲何恃。雙男痛早亡。不堪重憶事。擲筆暗神傷。諡曰孝賢皇后。 

是年正月望夕。土星掩月。如月蝕狀。占者以為孝賢升遐之兆云。齊之孫傅恆。時官戶部尚書。拜大學士。總統大金川軍事。十四年春。功成。封忠勇公。大金川之用兵。因其侵小金川也。而小金川土舍良爾吉陽奉天朝。潛通於敵。漏洩我之軍機。張廣泗庇之。忠勇公至。立誅其夫婦。督兵步行。踰越險阻。毀碉奪卡。蠻苗震恐。乃降。爾吉弒兄占嫂。嫂名阿拉。大金川酋長之姪女。故搆兵。降時。酋長沙羅奔已衰老。子狼卡未出痘。詔俱免赴京。因獻番童男女各十人以代報效。於刮耳崖建傅公祠。遵六條之誓約。遂撤兵。刮耳崖最險絕。傅公攻克之卡也。番人以頂經發誓為重。其敢於犯順之郎多阿郎等縛獻軍門正法。與各土司一體當差矣。小金川之酋長名澤旺。大金川逼近雅州。自雍正間從征有功。給以土司印信。遂思雄長諸番。每與鄰封起衅。荼毒漸近邊界。戕我總兵任舉。遂大興師旅以平之。其地至西藏四千餘里。亦奉黃教維虔。

浙江巡撫李衛參永嘉舉人曾紹嗣敗俗傷風。命馥嚴治之。

疏言。癸巳舉人曾紹嗣向在鄉塾雞姦受業幼徒。又寵妾逐髮妻。至不能奉養。被父控縣。與凌辱業師。皆有案卷。近有伊徒李月桂幼時被其欺姦。伊祖李壽將孫撤回。今年三月月桂完姻。紹嗣往賀宴飲。至夜入房。將月桂抱床狎弄。月桂不從。其祖與堂兄天桂面斥其非。紹嗣率黨毆打。復誣天桂與月桂母劉氏曖昧不明事。以污衊控發。

旌直隸深澤儒童趙元吉妻宋氏、安州生員馬樹屏妻呂氏均以夫亡殉節。

吏部左侍郎沈近思奏整齊浙俗十事。著巡撫觀風整俗使施行之。

一、童生縣府試不得求鄉紳請託。以端進身之始。違者府縣鄉紳父師本童各坐罪。一、生員不得奔競當事投拜門生。通謁顯貴乞求關節。及造作揭帖污衊官民。違者以光棍治罪。一、士子禁刊刻詩歌獻媚權勢。及淫詞艷曲。一、禁生監舉貢遇地方事務哭廟抬神。及通私書關節與鄉紳顯貴。一、禁鄉紳關說公事。一、生員不許連名公呈。一、禁無賴棍徒包攬衙門。一、禁衙役作弊勾引鄉紳訟棍挾制本官。一、禁士子紙牌馬吊及打降等事。一、禁賽神演戲地棍硬派強齣。及少林天竺婦女嬉遊。男女混雜其中。不遵官長約束。奉旨。據沈近思奏稱浙江一省逆種疊生。越水增羞。吳山蒙恥等語。朕謂有沈近思一人不為習俗所染。是洗越水吳山之羞恥。其所陳整齊浙江風俗十事。切中情弊。甚屬可嘉。敕照伊所請行。

總督雲貴兵部尚書鄂爾泰奏報剿平冕山狆苗。詔在事官兵從優議敘。

上諭。狆苗凶悍不法。數百年擾害平民。今鄂爾泰、石禮哈、馬會伯率兵剿撫。成功甚速。地方寧謐。甚屬可嘉。如景蒙參將劉業俊。當用兵之際退縮不前。著嚴察具奏。

左副都御史王之麟前濫舉孝廉方正朱遵。降罷。

浙江巡撫李衛參西安孝廉方正朱遵平日出入衙門。繼又盤踞省會。包攬茶引。婪分稅銀二千二百兩。及窩娼聚賭等事。奉旨將濫舉各官分別降三級調用。之麟前浙江按察使。竊惟皇上搜羅人才。至慎至廣。而有司奉行不善。多有輕徇虛聲。暗受請託。以苟且應明詔者。考雍正二年得見邸抄之姓名。如山東巡撫黃炳舉濟寧增生陳樽、定陶增生張謙、蓬萊監生孫煥、威寧廩生李盛唐。浙江巡撫李馥舉蘭紹舉人趙用熙、西安布衣朱遵、浦江生員鄭璧、仁和生員李庚星、諸必發。福建巡撫黃國材舉閩縣舉人劉兆基、海澄貢生李五達、南靖廩生王麟瑞、建陽舉人徐文燦、崇安貢生江清。兩廣總督孔毓珣舉廣西臨桂舉人楊家修、蒼梧舉人黎子淳。廣東巡撫年希堯舉海康舉人陳居隆。則由布衣與其選者。遵一人而已。其何所見聞而登之薦剡歟。今上登極。恩詔又令天下保舉一次。其散見仕籍者。直隸楊毓芳、江南上元許龍雲、吳縣沈曾蘭、寶山印光任、華亭吳璿、青浦葉本、南匯張味梅、武進錢標、江都史芳湄、儀徵吳之彥、鹽城沈頊年、桐城娥孔翎、旌德方學成、江西進賢萬青選、山東德州李徵熊、河南祥符高世榮、湖廣武陵劉樵、漢陽陳和、蘄州王國英、永州陸文藻、陝西長安張綸、咸陽劉企俊、山西汾陽田多稼、四川閬中廖曜、貴州汪選正諸人。則乾隆之保舉半之。

新授浙江道監察御史謝濟世參河南巡撫田文鏡貪贓枉法諸事忤旨。令革職。嚴訊其朋比。

上諭。田文鏡秉公持正。乃天下督撫中所罕見。謝濟世於天下督撫中獨參田文鏡。不知何心。從前聖祖仁皇帝見科道官朋比作奸。私賣本章。嚇詐賭賽。薦舉參劾多由囑託。及敗露之後。藉口風聞。以解免其罪。是以屢降諭旨。停上風聞之事。朕即位以來。惟恐政務未能周知。故令文武及科道皆用密摺奏事。乃科臣崔致遠等挾私妄奏。是以摒其密摺。專用本章。猶恐惡習尚存。是以諄諄訓誡。若自恃言官。可以白簡從事。而胸懷詭詐。顛倒是非。為國法所斷不可容。朕豈不知誅戮諫官。史書所戒。然審其緩急輕重。誅戮諫官之過小。而釀成人心世道之害大。古人云。禮義不愆。何卹於人言。朕為天下主。豈恃此區區小節。而忘經國之遠圖哉。謝濟世但稱風聞。是顯悖聖祖仁皇帝之諭旨。而於欽差大臣審定之事。盡欲翻案。並將各案始末情由及田文鏡納賄徇情諸事委曲描寫。若所目睹。則其受人囑託。聽人指使。欲假田文鏡以快其報復可知。若不嚴刑訊問。則如鬼如蜮之伎倆得行於光天化日之下。人心風俗何由端正乎。倘有謂言官不應加刑者。即據情陳奏。不得面從而退有後言。 按風聞言事始於唐武后之殘害忠良。宋人遂援為故事。失平明之政。此聖主所深惡也。

總督河道兵部尚書齊蘇勒報江南所屬黃河澄清三日。自虞城至桃源上下六百餘里。

疏言。臣於本月十七日午後在睢寧工次。忽見黃河水湛然澄清。正在奇異間。隨據淮徐道康宏勳報徐屬河營守備朱錦等呈稱。徐屬上自廣城 【 界陽山。】 所獻之天生錦。而甘露醴泉則未詳其地焉。%下至肆州地界一帶黃河於十六日澄清。又據署宿虹同知高越等呈稱。所屬黃河上自睢寧下至古城。十七日俱係清水。又據桃源同知張鋐、守備蘇廷柱等呈稱。所屬黃河十七日忽然澄清。臣隨遣官查看。十八日尚無濁流。誠千古未有之奇徵。 謹按聖明御宇必有禎符。麟鳳芝蓂。載之史冊。此後並紀於是編者。如雲南苗地之慶雲。松江之嘉禾。房山之鳳凰。孔廟上□而彩雲現。景陵冬月而芝草生。筆不勝書。至十年夏。鉅野民家牛產麒麟。而休徵咸備。考鉅野在唐為麟州縣。西有天野澤。即西狩獲麟所。越二千餘年而嘉祥再見。知國福之盛。聖道之昌也。若黃河清在明正德至天啟凡六見。而萬歷四十八年八月十五日巳時。臨鞏蘭州之河流泛白。申刻澈底澄清。上下數十里。至十七日未時後方濁流。陝撫李起元以聞。論者謂此我朝開基之瑞云。捧讀今上御製樂善堂集有九符頌。一曰合璧連珠。二曰黃河清。三曰孝陵神蓍。景陵瑞芝。四曰嘉禾。五曰瑞繭。六曰甘露。七曰醴泉。八曰開皇慶雲。九曰房山鳳凰。而無麒麟。意在後者。瑞繭疑即浙撫李

詔再議平定青海功績。

上諭。從前議敘俱係年羹堯所定。如賞給宋可進三等阿達哈哈番。而黃喜林反賞給二等阿達哈哈番。則議各官輕重實不公平。令岳鍾琪秉公分別。交大臣等議定具奏。

命左副都御史鄭任鑰覆查江南留漕平糶。以濟饑民。

戶部尚書兼兵部尚書蔣廷錫生母曹氏卒。詔予祭卹。追封為一品太夫人。

上諭大學士張廷玉、散秩大臣都統佛倫等賜奠茶酒。加恩諭祭二次。賜銀一千兩。資其殯葬。命廷錫在任守制。給假葬親。 

成例。命婦為其子孫封者。並加太字。若已故與夫在則不加。昔有宋制不問生死並加太字。劉安世建議。太者事生之尊稱。所以致別於其婦。既歿並祭於太。不得以尊臨其夫。猶帝母稱太后。既升祔則止稱皇后也。曰追封者。追其生前之封也。蔣廷錫字揚孫。號西谷。江南常熟人。父伊字莘田。嘗以御史督學河南有聲。晚年庶生廷錫。常為嫡子陳錫所不齒。迨癸未廷錫欽賜進士。選庶常。供奉內廷。為聖祖所深注。時陳錫巡撫山東。始重弟而資其用費焉。後陳錫以雲貴總督進藏效力。卒於軍。年羹堯復參其所事。賴廷錫得免。諸子漣、洞輩不至隕墜。皆提攜顯達。母迎養於京。賜居第。乙未。母年七十。聖祖賜壽萱錫祉額。堂前壽愷宜霜柏、天上恩光映彩衣聯。乙巳。年八十。上賜恩榮壽母、福壽康寧二額。錫予便蕃。歿邀曠典。可謂獲福最盛焉。當卒時。陳錫子漣預製衰麻。哭赴其弟。言為祖母承重。廷錫好語止之。六年。廷錫拜大學士。十年。因奏對失次。一夕憂憤卒。蓋凡世職。漢文臣無給予者。八年以大學士朱軾、張廷玉、蔣廷錫勤勞輔弼。特擴成例。准以一等阿達哈哈番世襲。廷錫子溥承之。庚戌中進士。賜二甲傳臚。乾隆中官至侍郎。

諸王大臣以河清應瑞請升殿行慶。上諭止之。

上諭。上天之錫福降災。即如人君之賞罰。若休徵而承之者驕矜縱肆。則將轉福為災。咎徵而承之者戒慎恐懼。則將化災為福。即如君臣上下。用賞用罰。無非曲成之。使改過遷善也。朕事皇考四十餘年。凡遇聖諭訓責。嘉獎恩寵。皆以恐懼儆惕處之。深蒙皇考垂鑒。御極以後。事天之心即事皇考之心也。數年來休徵疊見。難以悉數。稽諸史冊。咸稱福慶。而朕受寵若驚。不以為喜。實以為懼。恐前此之受貺無因。而後此不能仰副也。朕即位以來。敷政宣猷。豈足當上天加貺。惟有夙夜儆懼。思慕皇考之心實為誠切。或者仰邀皇考照察。代籲皇天默祈福佑。蓋許其已往而勉其將來。若慶賀則沿襲頌美之虛文。非朕戒慎恐懼之素志。應告祭景陵。申朕感激惶悚之誠。至於十一年朱家口河決。於今年十二月十三日合龍。越三日即有河清之應。具見河神福國佑民。功用顯著。宜崇祀典。以答神庥。該部察議具奏。 

。發電傷禾。是年春雨綿延。沿河居民難以棲止。河隄夜決。海潮又漂沒之。而聖慈高厚。軫卹倍至。他如蠲免歷年額賦。至雍正十三年。其數千百萬。超脫者數萬家。江蘇所屬帶徵錢糧一千四百餘萬。特著巡撫差官五六十員遍歷蔀屋確查。恐為屬吏侵蝕。十年春定令。積欠在民者。分二十年帶徵。完舊一分即完新一分。況以懲拖欠。又以蘇困苦。在官吏者勒限十年賠補。已屬殊恩異惠。十三年。今上登極。又大沛恩膏。自十二年以前天下銀米蘆課雜稅。未完者盡行蠲除。即從前所欠在官吏者。亦作民欠註銷。其數不可勝紀。此更體先皇之至意。曠百代所未有。而聖心謙讓未遑。以陳奏皆果親王之力。隆恩稠疊。聖訓煌煌。曉示天下。至矣大矣。‘伏讀上諭。戒慎恐懼。化災為福。煌煌天語。貫徹古今。考雍正八年五月。蛟水暴漲。河決山東。而附近民人多有淹沒。八月。京師地震。壓傷甚多。皇城御園皆傾圮。延至九年正月復大動。又聞山西地中出火。燒毀民居。海寧龍孔相